晋江或泉州地区受到的自然灾害情况

泉州地理环境

晋江位于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地处福建四大河流之一晋江南岸,东与石狮市接壤,东面濒临台湾海峡,西与南安市交界,北与泉州鲤城区相邻,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全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 晋江全境地形比较平缓,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原主要位于东北部靠近泉州湾和西南部围头湾一带。丘陵则大小分布在各个地方,海拔均比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峰有北部紫帽山和中部灵源山。晋江最高点在紫帽山,海拔517.8米。晋江市地貌成因属复式的地堑地垒构造。北东向主干断裂通过地段,地貌上表现为侵蚀一剥蚀的阶地及断块丘陵分布区。东侧的滨海断裂,东断块上升,地貌上表现为条带状低丘;西断块下降,地势较为低平,也成为条带状分布。北东向地貌条带,受活动性较大的北西向断裂的切割,在引张的应力作用下,形成断陷区,成为堆积地貌发育的空间,故较大的堆积地貌也呈北西走向。地堑多形成平原、台地,地垒形成丘陵或残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西北边缘晋鲤交界,海拔517.8米的紫帽山,是晋江市地势最高地区。由此地势向泉州湾、台湾海峡、围头澳方向下降,具有西北向东南海滨倾斜的趋势。地貌类型以台地、平原、丘陵为主,台地占市域面积67.3%。  海岸曲折、多港湾、多岛礁,海岸线长110公里,岛礁多而紧靠大陆,滩涂面积大,浅海水域广阔。晋江市三面临海,海岸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岸线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两组。前者开阔,受风力、波浪、沿岸流的强烈作用,发育着岩岸和沙岸,潮间带狭小,海滩为岩滩和沙滩;后者海湾深入内地,堆积作用显著,发育着淤泥质海岸,滩涂面积广大。 晋江市域溪河除晋江、九十九溪外,其他溪河均发源于县境的丘陵、台地,源近流短,且自成单元向东、向南独流入海。河道浅窄、河网密度大。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溪河水量多、水位上涨,为丰水期,尤其7月~9月受台风的影响,流量激增,水位暴涨,在干旱季节则多为断流。晋江市域的湖泊中,龙湖、虺湖是境内两大淡水湖,也是福建省境著名的淡水湖。晋江市地下水资源较贫乏,水质较好。

一、明代泉州地区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1、水旱之灾范围广泛,破坏严重 泉州地区水灾频繁,如万历十年(1582)八月丁巳,福建布政司奏:“四月多雨,水溢坏延平府卫城,没侯官、晋江、南安等处田禾、民舍,人畜漂流无算,存者不能聊生”。[2]成化十八年七月甲午“永春县大雨至八月丁酉,洪水泛滥,淤田畴,圮桥梁,坏官私序舍,滨溪民居淹没尤甚,民亦有溺死者”。[3]成化二十一年,整个地区大面积水灾,如志书所记:“自春徂夏积雨连月,晋江、同安、永春、德化、惠安五县,田庐禾稼多为所坏。”[4]。万历三十一年(1603)八月丁亥“泉州府等处大雨潦,海水暴涨,飓风骤作,淹没者万有余人,漂荡民居、物、畜无算”。[5]逾万人遭灭顶之灾,这在历代的水灾记录中也是十分罕见的。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壬午巡按福建御史李凌云奉命“勘过去岁八月由兴、泉、漳三府水灾情形,据实具奏,请将原题税银五万两或全或半存留赈恤”。[6]可见水灾大量发生在万历年间。因此明代在泉州府及下属各县产生了一些影响比较大的主司防患水灾的信仰神祗。又如旱灾,成化十六年(1480)八月乙卯“免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府去岁秋粮”101400石有奇,镇东等卫所子粒14800余石,“以旱灾故也”;正德五年(1510)八月乙酉“免福建银课一年,守臣以地方旱灾为请,故有是命”。[7]终明一世,干旱成灾的记录较少。 2、泉州沿海飓风频繁 弘治六年(1403)七月初三日泉州大风雨,“自卯至申扬沙走石,开元寺西塔葫芦倾覆,折林木无数。城铺粉堞颓十之九,坏官私庐舍、商船、民船不可胜计”。[8]万历三十一年(1603)同安县陡起飓风,海水涨溢“积善、嘉禾等里坏庐舍,溺人无算”。是月初五日未时飓风大作,海溢堤岸,骤起丈余,浸没漳浦、长泰、海澄、龙溪民舍数千家,人畜死者不可胜计。甚至有大番船越过海堤漂入石美镇内,压毁民舍。泉州府邻近各县损伤十分惨重。[9]万历四十六年(1618)三月辛未方从哲报泉州风灾:“昨日申刻天气晴朗,忽闻空中有声如波涛汹涌之状,随即狂风骤起,黄尘蔽天,日色晦冥,咫尺莫辨;及将昏之时,忽东方电流如火,赤色照地,广顷西亦如之。又雨土蒙蒙,如土如霰”。[10]摧毁民舍若干,造成人员大量伤亡。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庚子福建巡按崔尔进奏言,三月二十一日福建长泰、同安二县大雨雹,“大如斗如拳,击伤城廓、庐舍、田园、树、畜”,压死百姓220多人,请截留洋饷2万两以赈济地方。[11]这是明代闽南见于文献记载破坏最为严重的风雨雹灾。足见明代闽南风灾肆虐。 3、地震的多发地带 闽南与台湾海峡均处于地质断裂带,时常发生震灾。如洪武二十七年(1394)四、五月,二十九年(1396)十二月,泉州连续发生地震。成化十六年二月丙辰,“福建泉州府地震,有声如雷,屋宇皆摇。”宣德十年(1435)十一月癸未漳州府发生强烈地震:“日夜连九震,鸟兽之属皆辟易飞走,山摧石坠,地裂水涌,公私屋宇摧压者多,凡百余日乃止”。龙岩、漳平、长泰、南靖也发生了破坏力相近的地震。正德十五年六月庚甲夜,“福建福州、泉州二府各地震”。嘉靖四十三年(1564)正月癸巳朔“福建福州、兴化、泉州三府同日地震”。万历二十二年四月壬戌“泉州府地震”。万历三十年(1602)正月辛亥“寅时,南澳同时地震,有声如雷。盖闽粤交界地也。”万历三十二年(1604)六月初八日、初九日泉州连续地震十余次,“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郡城尤甚。开元寺镇国塔尖坠,损扶栏。城内庐舍倾圮,覆舟甚多。”[12]这是当地极为严重的震灾。万历三十年六月戊申福建兴化、泉州同时地震。辛亥,“是日卯时福建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同日又地震”。[13]万历年泉州进入地震活动期。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空前破坏,加之突然袭击,防不胜防,所以对泉、漳一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恐惧之余,闽南乡民也塑造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神。灵顶礼膜拜。 4、瘟疫 万历四十一年(1613)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观尸相枕籍,有阖户无一人存者。市门俱闭,至无敢出”。此外,德化还发生大规模鼠灾,“田鼠害稼,一亩之田至有数千;春食秧,冬食谷,畔皆鼠道,草为不生。次年谷贵,人多饥死”。[14]道光《福建通志》卷五二载永乐十七年五月“建安县张准言:建宁、延平二府自永乐以来屡大疫,民死”774600余口。瘟疫对社会、人口的摧残极大,人们谈瘟色变,因而在当地民间信仰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泉州地区瘟神崇拜盛行,明代泉州文人黄景方《温陵旧事》就把瘟神称作“五方瘟神”,以示其神通广大,监领五方。

  (一)旱灾
  据志书、资料记载,至2000年晋江(县)市曾发生过123次以上旱灾。
  民国前
  据记载,晋江自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县域曾发生过各种自然灾害205次以上,其中旱灾达55次。
  宋代,崇宁元年(1102)、隆兴二年(1164)、淳熙元年(1174)均发生旱灾。崇宁元年的大旱,“山泉涸,山中民汲水于20余里外”。
  元代,泰定元年(1324)大旱,“饥,赈籴”。至正十四年(1354)“种不入土,人相食”。
  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至崇祯十二年(1639)间,发生过24次旱灾。其中:成化二十二年(1486)三、五、六大旱,秋复旱;弘治十二年(1499)自夏至冬至大旱;万历二十九年(1601)大旱。
  清代,顺治五年(1648)至光绪十九年(1893),发生过25次旱灾。其中:康熙十九年(1680)三、四月大旱饥;康熙四十七年(1708)大旱;同治八年(1869)“120天大旱”。
  民国时期
  据记载,民国6年(1917)至38年县域曾发生7次旱灾。35年“闽南各地春旱无雨,沿海赤地千里,晋江田园龟裂,早稻无法播种,农民惶惶不安”。
  新中国成立后
  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10月~2000年10月的52年间,县域发生过61次旱灾,除1968、1972、1973、1976、1980、1984、1985、1995、1997、1999年外,其余每年皆旱。其中:1957年,从6月底起,“全县遭受建国以来时间最长、面积最广的百余天大旱,池塘干涸、小河断流”,农田受旱达40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88%,秋粮损失2000万公斤。
  1960年,自去年9月以来至今年3月10日干旱达160多天,是“继同治八年120天大旱之后91年来所未有的大旱”。7月夏旱50多天,10月秋旱。
  1971年,自去冬至今年5月上旬久旱不雨,“金鸡水渠断流数天,受旱面积22.1877万亩”;秋又旱,“受旱面积29.572万亩,枯死绝收1万亩”。
  1977年,立春后,“旱情严重,在历史上仅次于大旱的1963年,县内池塘全部干涸”。
  1986年7月以来,“水源枯竭,旱情严重”,全县48个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干涸29个,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6万亩。
  1990年,7月份全县受旱面积达26万亩。
  1991年,自开春以来,连续三个季节持续干旱高温,大小溪流基本上断流,水库、山塘基本干涸,全县36座小(一)型(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干涸12座,8座小(二)型(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干涸5座,其余的大多接近死库容。
  1993年,全年干旱,自6月23日~1994年2月13日持续8个月,降雨量只有常年的20%。36座小(二)型水库干涸20座。全市受旱面积27.1万亩。
  (二)洪涝
  据记载,至2000年晋江(县)市域历史上曾发生洪涝灾害149次以上。
  民国前
  据志书载,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1621年间曾发生大洪涝47次。
  民国期间
  据记载,民国6年(1917)至38年的32年间,发生洪涝22次。32年间,除民国6、7、10、11、13、14、21、25、27年外,其他年份均发生洪涝。其中:24年7月下旬,“连日狂风暴雨交相为虐,晋江上游山洪暴发,酿成空前水灾,自7月26日~8月13日(农历六月廿六至七月十五)前后20天,晋江计发水灾4次。第一次为7月26日、第二次为7月30日、第三次为8月6日、第四次为8月12日。4次洪水持续两天或持续四五天,其来势之猛,洪峰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上所罕见,“灾区远远超过晋江县范围达11县之多”;“民国36年8月28日~30日,飓风过境继而大雨侵袭,山洪暴发,酿成水灾全县境内受灾过半,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晋江的池沼那水污染比较严重啊

有发生过地震,台风

晋江或泉州地区受到的自然灾害情况
答:32年间,除民国6、7、10、11、13、14、21、25、27年外,其他年份均发生洪涝。其中:24年7月下旬,“连日狂风暴雨交相为虐,晋江上游山洪暴发,酿成空前水灾,自7月26日~8月13日(农历六月廿六至七月十五)前后20天,晋江计发水灾4次。第一次为7月26日、第二次为7月30日、第三次为8月6日...

福建泉州晋江最大的台风
答:福建泉州晋江最大的台风是“尤特风暴”。福建泉州晋江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而其中最大的台风之一是“尤特风暴”(或称“尤特台风”),它于1999年8月6日登陆泉州晋江地区。这场台风带来了强风、暴雨和海水倒灌,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据统计,尤特风暴导致福建省共有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物质损失也非常...

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5 级,目 ...
答:28日上午,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受台风影响,东南沿海多个城市出现狂风暴雨,造成民房受损、道路受阻、城区内涝。“杜苏芮”是少见的绕过台湾岛、直接登陆福建的“一手”台风。它维持超强台风强度超70小时,虽然登陆前有所减弱,但登陆强度仅次于2016年的14...

关于自然灾害的论文
答:一、明代泉州地区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1、水旱之灾范围广泛,破坏严重 泉州地区水灾频繁,如万历十年(1582)八月丁巳,福建布政司奏:“四月多雨,水溢坏延平府卫城,没侯官、晋江、南安等处田禾、民舍,人畜漂流无算,存者不能聊生”。[2]成化十八年七月甲午“永春县大雨至八月丁酉,洪水泛滥,...

泉州台风持续几天
答:28日00时至28日10时累积降水,全市共90个乡镇降水量达50nm以上,42个乡镇降水量达100mm以上,以鲤城区开元街道157.7mm为最大。28日白天,泉州市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28日夜问至29日白天,泉州市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台风会带来的自然灾害:1、风灾:台风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强大的风力。风速可能...

晋江台风什么时候登陆
答:台风对晋江的影响:1、由于台风“杜苏芮”的猛烈袭击,福建省晋江市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风雨灾害。据报道,当地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导致多条道路被淹没或受损。同时,海浪也对当地的海岸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些低洼地区的居民被迫撤离家园。2、在登陆点晋江沿海,狂风暴雨导致...

据报道,“莫兰蒂”造成福建18人死亡、11人失踪,台风的威力有多大?
答:降水造成晋江市、赛江、木兰溪主流及闽江、九龙江关键干支流产生20站次超警示水灾、4站次超确保水灾,晋江市山美水库遭受75年一遇洪水,进库洪水4087立方/秒;泉州市城市内涝受淹比较严重,厦门市、福建莆田、福州市等地城区也发生不一样水平城市内涝存水。第14号超级台风“莫兰蒂”早已消退,第16号强...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如图1、图2.材料二 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东南低,所以晋江的流向是西北--东南.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处东南沿海),年降水量大;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3)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描述.泉州民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城市化...

听说福建的泉州有地震 是不是真的?
答:我尤其关注福建地震,福建是我可爱的家乡,泉州是我可亲的故乡,尽管它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又与台湾隔海相望,时而还受台湾大地震的波及影响。作为地震战线的老兵,我目睹了30多年来福建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省、市各级领导重视下,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开展预测地震,认识地震、积累资料、台网...

泉州湾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及保护开发
答:泉州湾位于福建东南部,地处晋江和洛阳江入海口交汇处,属溺谷型港湾。港湾周边分布有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区域经济比较发达。查清泉州湾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预测该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状况的演化趋势,对于建设生态型港湾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