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什么意思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什么意思

首先是看产品等级。产品等级是判定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个也是有国家标准的,依次对色牢度,缩水率、瑕疵数等做出的评判。产品质量等级是反映产品质量级别的信息,包括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

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意思!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意思!a类是婴幼儿用品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根据最新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扩展资料:

中国标准纺织代号:

中国国家标准用统一的代号“GB”,即国标二字的汉语拼音略语,其中内部标准代号为“GBn”。纺织工业部标准的代号为“FJ”,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Z”,参考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C”。编号是采用顺序号加年代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中间加一横线分开。

如GB2-79,代表第2号国家标准,1979年批准发布。日本国家标准的代号为“JIS”,其中纺织标准另加“L”作为代号,后编以顺序号。联邦德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DIN”,法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NF”,英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BS”,苏联国家标准的代号为“ΓΟСΤ”,其中纺织标准不另加代号,直接编以顺序号。

美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ANST”,其中纺织标准另加“L”作为代号。美国纺织方面的国家标准中,大都采用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 (AATCC)的标准。

美国还有一个联邦标准,代号为“FS”,其中纤维产品另加代号“L”,丝绸、呢绒另加代号“V”,针织品另加代号“JJ”,服装与制服另加代号“BBB”,布匹另加代号“CCC”,纺织产品另加代号“DDD”,纺织试验方法另加数字编号“196”。

这些国家纺织方面的国家标准最多的达500多个,少的也有200多个。也有一些国家联合成立某一专业的国际标准组织,如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国际毛纺织工业组织(IWTO)等,都颁发了一些有关的纺织标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纺织标准



C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毛衣、外衣、裙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等之类的。

A是婴幼儿纺织产品,一般是指100cm以下的小孩穿的服装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纺织产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B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裤子、T恤、内衣类产品、袜子、腹带、床单、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等;

扩展资料

在购买衣服的时候,细心观察下,衣服里层大都加有标签,上面提示了不同数字、字母和符号。专家介绍,在国内,偏瘦体型一般用Y表示,A、B、C分别表示正常、偏胖和胖。上装的具体规格尺寸标注为:165/88A,指的是适合身高为165厘米、胸围为88厘米、体型为A的人穿着。

同时,衣服内标签的使用说明还有其他信息,比如水盆带浪线为基本水洗符号,插入一只手表示可以手洗。熨斗图形表示熨烫,上面打叉代表不可熨烫,还要注意内标签上的安全级别标注。

A类是能让2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果你发现内衣上标着C类或者标着“合格品”,则不要购买。(中国商标查询中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服装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根据最新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根据国家规定,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须达到A类标准。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
  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泳衣、帽子等。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这是对服装甲醛含量的问题明确的规定:A类为婴幼儿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
甲醛危害:现在大多人健康的考虑,会选择纯棉衣服,但纯棉衣服容易变形,色彩不美观,一些厂家就加了各种染料,如甲醛和芳香胺,免烫防皱的衣服大都加了含甲醛的整理剂,而甲醛的直接危害可引起皮肤过敏、起皱,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等,芳香胺可让纯棉衣服色彩斑斓,艳丽可人,长期与人体接触会诱发癌症。

附:服装吊牌样品,标注在服装吊牌背面的合格证处



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里有说明: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就开始全面实施强制性标准——《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服装的色牢度、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气味、PH值等5项健康安全指标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新生产的符合该规范的服装,要带有“GB18401-2003”的标识。即将服饰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对甲醛、PH值、色牢度分别提出了限量要求。
之所以要使用该标识,是因为服装或纺织品的面料或辅料中很有可能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超标,长期可导致人体白血病等一些疾病。所以按照接触皮肤亲密程度不同严格分为A类、B类和C类。

衣服吊牌上:符合产品安全技术分类为c类,是什么意思?
答: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里有说明: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衣服安全类别c类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衣服安全类别c类的意思
答:1、衣服的上的C类代表的是衣服的安全分类,分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ABC三种分类,其中C类别的衣服主要是指不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服,同时C类也是有毒害物质最多的服装,应该尽量避免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包括了外套、毛衣这些。另外,B类是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服,而A类则为婴幼儿的衣服标题。2、C类...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什么意思?
答:C类表示衣服吊牌上的安全标准是欧盟最低要求的标准。这意味着该衣服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

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什么意思
答: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上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根据最新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
答:T恤衫、裙子、裤子等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窗帘、桌布等。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分类4.1: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安全类别c类是什么意思?
答:衣服吊牌上安全标准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如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婴幼儿用品...

衣服标签上安全技术类别(分ABC类)有什么用?
答:A类是婴幼儿服装;B类服装就是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床单、内衣等产品;C类产品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外套、窗帘、布艺就是C类产品。2003年出台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类产品的甲醛含量、色牢度、pH值、芳香氨含量等做了规定,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类别分为A、B、C三种...

衣服的安全类别c类是什么意思
答:1. 衣服上的安全类别C类代表的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2. 这类产品包括冬天穿的外套、大衣、羽绒服以及厚裤子等。3. 根据《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纺织品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和C类。4. 各个安全级别的纺织品都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以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答:衣服A类为婴幼儿产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将服装的安全技术要求分为A、B、C三类,其中指婴幼儿用品A类要求,包括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等。直接接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