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有和变化?各阶段特征?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特点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饰:
第一阶段
①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1840-1949,近代)
②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③代表性服饰: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第二阶段
①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
②特征:受政治生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③代表性服饰: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服”)绿军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绿军装
第三阶段
①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②特征: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由封闭走向开放
导语引入:老师讲述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是穿衣服的。人为什么要穿衣服?有人说是为了护身、为了御寒,这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的;有人说是为了遮羞、为了礼貌,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的;也有人说是为了好看、为了吸引异性,这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解释的。当猿刚刚进化为人的时候肯定没有穿衣服,我们的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不得而知。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我们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从而可以知道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细葛布和绢。那时的人们一定也穿衣服了,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所以知之甚少,直到商周后我们知道多起来。今天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近代服饰”。一起来学习。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1840-1949,近代)
图片展示: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引导归纳:特点: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提问一:为什么有这样特点?(引导)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和束缚。
提问二:西装为什么流行?(引导)
西装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传入,真正流行开来则是在民国成立以后。
1、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
物质生活就是我们平常说衣、食、住、行,下面我们来看看吃的,住的,还有和我们吃穿住相关的社会习俗。
2、饮食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①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②与中餐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区别
3、住宅
①传统建筑:北方四合院
②中西合璧:里弄(上海弄堂)
③新式住宅:“新村”、“花园”、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变换: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④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对旗袍进行改革创新,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变化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基本上是沿袭女真族。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形成满汉服饰艺术相融合的局面。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而后以上身镶着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
满族妇女的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天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上下较宽, 中间细圆,类似花盆。 清代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袖里的下半截彩绣采用多种与袖面不同颜色的花纹,然后将它挽出来,别致、美观。 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而后以上身镶着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接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小结 v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这从服饰的变化可以明显的感受到。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变换: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④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对旗袍进行改革创新,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变化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纯手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近现代服装发展史
答:中国进入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等等。其中长...

中国近代生活的衣食住行与现代生活的衣食住行
答: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

中国近代男子服装有什么变化、我国近代服装变化的趋势是什么_百度知 ...
答: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西装的传入...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是怎样的?
答: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一个阶段,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中西结合,有的材料直接概括为了八个字: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男装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山装,女装的典型代表就是旗袍。传统的中国...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特点~
答: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衣.食.住行发生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变化的因素?
答: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

中国近代现代服装演变
答:辛亥革命,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变服饰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的 衣食住行 有哪些变化?
答:一、知识梳理(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

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我国汉族服饰发生了怎样的流变
答:往后汉族服饰经千年自然演变,明朝与汉朝差别显然,但《礼记》、《周礼》以及另一本儒家经典《仪礼》所规定的礼服制度,如丧服、深衣、玄端、冕服、袆衣……等等,式样大抵还是一脉相承的。是以历朝历代汉族(汉化)皇帝的冕...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史
答:而旗袍本为满清旗人之袍,现已成中国代表服饰,从清末到30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变迁。30年代上海时装连衣裙是部分留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