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为何说中国是一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中国贸易顺差较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贸易大国:生产的东西很多量很大,但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力。
  贸易强国:生产的东西质好,有市场竞争力。

  现在中国生产的东西虽然很多,但同类产品中高质量的却不多。拿钢铁行业来说吧。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质量的钢材却还要从日本进口。所以我国是钢铁大国却不是钢铁强国。


  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还不能说是贸易强国,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在四个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

  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三、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只有4%,今年虽然可以达到28%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为44%,荷兰是44%,日本是39%,新加坡是72%。
  2020年成为贸易强国

  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贸易大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面临的困难。中国的外贸出口正在步入竞争扩张阶段,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出口环境日益严峻。

  要保持中国外贸的健康发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尽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国民经济翻两番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要达到两万亿美元,相当于当今世界最大贸易国美国现在的贸易规模。这一目标十分艰巨,因为对外贸易不仅受国内经济的制约,还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制约,可变因素很多。

  但是,这一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将保持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到2020年,我们就能够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成为真正的世界贸易强国。

  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而制造业的供给出现了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加快转移的趋势,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难以消化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必然扩大出口,造成顺差增加较多;二是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三是在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较高;四是在中国出口快速增长过程中,扩大进口受到了限制。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阶段,除了初级产品进口以外,国内市场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品,但这方面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我国贸易顺差呈现“三个集中”特点,第一个“集中”主要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对欧盟贸易顺差将超过63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第二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顺差超过1250亿美元;第三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前11个月,来自我国集体和民营企业的贸易顺差超过600亿美元,来自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接近500亿美元。


  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不能盲目追求立竿见影地降低外贸依存度和贸易顺差指标而遏制出口增长,这样除了会让我们丧失本来可以赢得的市场之外并无好处。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关键是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我国出口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少,低端产品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厂商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等。


  对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额中占到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初级产品、一般工业制成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出口中,中国获得的真实收益并不算高。由于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设计、研发、品牌等环节,中方得到的只是份额很少的加工费。


  在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中,还没有全部覆盖成本,特别是有些外部成本还没有内部化,这主要包括社保体系的改革还不到位,最低工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支出严重低于应该达到的水平,企业研发投入比较低,如果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成本相应增加。


  出现的巨额贸易顺差必须辩证地看待,必须把中国放在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作为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便宜的国家,吸引了跨国公司持续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源动力。而与此同时,今年贸易顺差出现空前的增长,折射出我国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并不是由于投资太弱,而是储蓄太高,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上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因此,巨额贸易顺差的出现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而就对外贸易领域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而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对外贸和内贸的待遇要统一。毫无疑问,简单的数量增长已经不再是中国各行业出口追求的目标,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又迈上了新台阶。但中国要从贸易大国发展成长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赵晋平日前指出,贸易强国至少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要具备一定的贸易规模。第二,无论对本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来说,其贸易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第三,从商品结构来看,出口商品应是产业链条中的高端产品,附加值比较高,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中国目前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贸易强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赵晋平说,中国的贸易规模尽管很大,却是大进大出的方式,真正在国内增值的部分比较少,特别是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加工链条短,往往只是承担了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而且,最能够创造价值的那部分不在自己手里,设计、研发、品牌等都由外方掌握,大量的出口产品采用贴牌生产,或是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真正能够拥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的比例甚至低于20%。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占了中国外贸的很大一部分,主要的市场、营销渠道都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在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
是不是太专业了?哈哈给你再解释下。。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在货物贸易中加工贸易占超过一半的比重,也就是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其制成品多为初级成品,中国在这中间只赚个加工费。比如中国进口棉花,把它加工成衣服就按定单卖给美国了,但美国在卖出这个衣服时贴的是人家的牌子。同样的质量,中国的非名牌只能卖200元,美国的名牌就能卖800甚至1000元。
所以中国现在只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

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外贸出口已被公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二、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建国以后近30年的长期低迷增长后,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据商务部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的累计进口额就高达42000亿美元。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拉动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已和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近30%;

(三)创造就业机会,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达近亿人;

(四)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进口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成为仅次于国内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源,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提高了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90%。

四、但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的深层次拉动作用方面,与美、德、日等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把握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本质内涵,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五、衡量贸易强国的标志:结构为先

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是一组相对概念:

1、既有量的基础,也有质的指标,同时量与质的指标也是相对的。

2、据此,我们认为贸易大国主要是从贸易数量方面考虑的,而贸易强国的地位主要是从贸易质量方面考虑的。

3、贸易强国的衡量标志是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为核心,包括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主体表现活跃、贸易内容不断丰富、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贸易市场多元化等。

4、在进口方面更多的是进口一些资源性的、低附加值的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来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出口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来延长产业内的链条,把更多的附加值放在国内,并通过开发和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使产品和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抗御国际市场风险以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如国外反倾销)的能力。

六、中国是贸易大国:当之无愧

(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新的推动力,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

1、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

2、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和2000年分别迈上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台阶;

3、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外贸增长的新格局,我国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在2004年突破10000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第三次飞跃。

(二)“十五”期初,我国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是第6位,已经开始被世界舆论称为贸易大国;当我们站在进入“十一五”的重要时刻,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006年一跃达到17606.9亿美元,相当于“十五”初期2001年的3.4倍,不仅实现了我国对外贸易史上的重大跨越,而且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已稳居第3位。

1、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2、同时,围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条主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悄悄改善。

3、2001~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90.1%提高到93.6%(1980年,工业制成品仅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9.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由44.6%和17.5%提高到54.6%和29.2%;同期,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由18.8%提高到22.4%。

4、我国初步形成了以20个城市、25个基地、12类商品和1000家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兴贸”促进体系,培育出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自主品牌。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52%,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

(三)对外开放的中国如今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国际贸易的宽广大道并快速前行,不断刷新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录:

1、继2004年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后,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再次跃上14221.2亿美元的高峰,其中货物贸易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同时中国贸易顺差创造了1020亿美元最好成绩,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了8000亿美元。

2、不仅如此,令人心动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在2006年再次放大:2006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

3、相应的是外贸顺差打破了2005年创造的年度纪录,达1774.7亿美元,增幅高达74%,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中国制造”在大踏步挺进国际的过程中,也勇敢地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贸易大国的突出位置。        七、中国成为贸易强国:任重道远

(一)中国俨然已是世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中国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从国际水平看,我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在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1、总量大国、人均小国;货物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小国。

1.1、目前我国人均贸易额只有1354美元,而世界人均贸易规模2400美元。

1.2、其中,美国人均贸易规模8427美元、日本人均贸易规模7136美元、韩国人均贸易规模7920美元,我国只是贸易总额规模的大国,人均贸易规模上却是小国。

1.3、同时,也是货物贸易的大国、服务贸易的小国。中国的服务贸易虽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05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4%,进口居全球进口总额的3.6%。

1.4、虽然中国也已经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大国的行列,但是与经济规模和实际需要相比(包括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很滞后。

2、贸易总量的大国、贸易结构的弱国。

2.1、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明显提升,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产品的格局。

2.2、从世界经济分工的角度看,中国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很大份额,且大多处于加工下游的低利润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比较低,高科技制品出口比重仅占29%多一点,有影响的品牌极少,是有形商品的大国、无形品牌的小国,是贸易数量的大国、贸易结构的弱国。

2.3、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要素禀赋中,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丰富方面,相对而言,资本、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不足;尤其是密集使用技术和知识的产品生产,不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2.4、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不同贸易伙伴的国际分工位次,我国大多数产业(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仍处在低端分工位次上。

2.5、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在中高端分工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一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3、数量庞大、效益低下。

3.1、我国出口大多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国内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即使近年异军突起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仅仅是为一些跨国巨头所做的贴牌加工。

3.2、由于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并且由于长期坚持“出口创汇”的指导思想,从而导致竞相杀价出口,“肥水流入外人田”,出口产品的数量增多了,但价格却下跌了。

3.3、出口产品价格的普遍下滑,再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从而又造成国外针对中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

3.4、不少外贸企业有规模没效益,出口过度竞争,对外竞相杀价,靠着退税勉强获得微薄的利润或艰难地维持生存。低下的出口效益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3.5、突出问题之一是许多出口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生存,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也为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口实。

4、地区结构和企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4.1、我国东南沿海成为出口的大赢家,而西部却不甚理想。例如,2005年前10个月,东部10个省市出口占全国份额的91%,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但同时竟有多个中西部省区的出口在萎缩之中。

4.2、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仍未摆脱在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恶性竞争的循环,中国出口业绩的亮点仍然主要来自外资企业尤其是独资企业,数以千万计的民工仍然未能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中国企业也仍然处在国际反倾销的阴影之下。

5、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1、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没能同步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在主要国家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5.2、较弱的创新能力,加上低下的技术水平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严重限制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

5.3、改变我们用100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在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做出更艰巨的努力。

6、总之,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主要在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6.1、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6.2、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很少。

6.3、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6.4、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行知部落-中国为什么还不是贸易强国



  贸易大国:生产的东西很多量很大,但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力。
  贸易强国:生产的东西质好,有市场竞争力。

  现在中国生产的东西虽然很多,但同类产品中高质量的却不多。拿钢铁行业来说吧。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质量的钢材却还要从日本进口。所以我国是钢铁大国却不是钢铁强国。

  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还不能说是贸易强国,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在四个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

  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三、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只有4%,今年虽然可以达到28%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为44%,荷兰是44%,日本是39%,新加坡是72%。
  2020年成为贸易强国

  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贸易大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面临的困难。中国的外贸出口正在步入竞争扩张阶段,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出口环境日益严峻。

  要保持中国外贸的健康发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尽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国民经济翻两番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要达到两万亿美元,相当于当今世界最大贸易国美国现在的贸易规模。这一目标十分艰巨,因为对外贸易不仅受国内经济的制约,还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制约,可变因素很多。

  但是,这一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将保持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到2020年,我们就能够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成为真正的世界贸易强国。

  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而制造业的供给出现了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加快转移的趋势,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难以消化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必然扩大出口,造成顺差增加较多;二是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三是在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较高;四是在中国出口快速增长过程中,扩大进口受到了限制。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阶段,除了初级产品进口以外,国内市场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品,但这方面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我国贸易顺差呈现“三个集中”特点,第一个“集中”主要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对欧盟贸易顺差将超过63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第二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顺差超过1250亿美元;第三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前11个月,来自我国集体和民营企业的贸易顺差超过600亿美元,来自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接近500亿美元。

  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不能盲目追求立竿见影地降低外贸依存度和贸易顺差指标而遏制出口增长,这样除了会让我们丧失本来可以赢得的市场之外并无好处。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关键是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我国出口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少,低端产品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厂商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等。

  对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额中占到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初级产品、一般工业制成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出口中,中国获得的真实收益并不算高。由于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设计、研发、品牌等环节,中方得到的只是份额很少的加工费。

  在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中,还没有全部覆盖成本,特别是有些外部成本还没有内部化,这主要包括社保体系的改革还不到位,最低工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支出严重低于应该达到的水平,企业研发投入比较低,如果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成本相应增加。

  出现的巨额贸易顺差必须辩证地看待,必须把中国放在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作为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便宜的国家,吸引了跨国公司持续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源动力。而与此同时,今年贸易顺差出现空前的增长,折射出我国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并不是由于投资太弱,而是储蓄太高,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上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因此,巨额贸易顺差的出现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而就对外贸易领域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而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对外贸和内贸的待遇要统一。毫无疑问,简单的数量增长已经不再是中国各行业出口追求的目标,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你好,同学,因为好多产品在中国加工
特别便宜的,现在中国对好多国家连出口税都免了,所以好多国家都拿产品来我们中国加工,所以我们是贸易大国,谢谢

因为中国出口的一些产品的竞争力在国外来说并不是很好,它的利润要比其他国家要低一点,所以说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消费习惯有关,多用进口商品,就是对进出口贸易有好处,在后来工农业自己能自给自足,门类齐全,对进口贸易有哀减,如进口汽车,机械电子,原材料,出口的也不高端,别国也不感兴趣,自然在贸易上也不能振兴,对货柜,港口都是不利因素

为什么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答:2、据此,我们认为贸易大国主要是从贸易数量方面考虑的,而贸易强国的地位主要是从贸易质量方面考虑的。 3、贸易强国的衡量标志是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为核心,包括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主体表现活跃、贸易内容不断丰富、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贸易市场多元化等。 4、在进口方面更多的是进口一些资源性的、低附加值的产品,...

为何说中国是一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中国贸易顺差较大的深层原因是...
答: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而制造业的供给出现了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加快转移的趋势,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难以消化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必然扩大出口,造成顺差增加较多;二是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

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为什么说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
答:在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潮下,我们永远都成为不了贸易强国

为什么说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答:有很多贸易机会,但是没有有效利用

为什么中国是贸易大国不是贸易强国
答:这个用谈吗?我国人口基数大,干什么结果都是总量大,人均少.

国际贸易的大国和小国
答:贸易大国通常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其进出口量的变化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如美国、中国和德国等都是公认的贸易大国。这些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其贸易政策的变化会对其他国家和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而贸易小国则通常是指那些在世界市场中影响力较小的国家,其进出口量的...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贸易大国?
答:其原因可追溯到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各经济体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各国的外贸需求下降,全球贸易量出现萎缩。在全球需求疲软、结构失衡的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高。 从1981年到2004年,...

我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答:我国这种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使得我国领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疆界线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通过陆上交通发展国际贸易。

政治题:为什么我国成为全球贸国,原因是什么样
答:“世界工厂”是对世界工业强国尤其是制造业强国的特定称谓,出口贸易大国是对货物产品出口量最大国家的称谓。毋庸置疑,中国无疑是机械设备、橡胶轮胎、塑料制品、服装鞋帽、儿童玩具、日常用品的出口贸易大国,近年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又成为中国大宗的出口商品。在世界经济史上,被明确称为“世界工厂”的3...

为什么说中国是进口大国,出口小国?
答:但是这个贸易条件收益是很小的,基本可以忽略,因为我们的其他贸易竞争对手都退税,而且我们的产品大多是替代弹性很高的产品,根本不可能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因此抬上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国分析的结果和小国分析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都会是产生福利净损失。上面所说的福利只是所谓的静态总体净福利分析,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