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多媒体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谈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以迅猛之势进入课堂,它以其声音、图像、动画等优点,不仅可以传播大量教学信息,而且还给学生以清晰明快的感受,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快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又比较单一,无法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经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的处理,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把抽象转化为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在学习《认识厘米》时,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刚才的动画能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利用多媒体实施个别化教学,开发学生的思维
  现代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很难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的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无法比拟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多媒体技术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借助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展现所要的各种教学素材,图文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使图形平移、旋转、翻折,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无形中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挖掘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有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掌握,有时即使知道结果,却很难说出其中的道理。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化解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对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要漏掉。分析原因一则学生可能计算粗心,二则是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不够明确,大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动画课件演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移动,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底和高用红色闪动几次,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最后再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这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再来说说整个推导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计算出来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动手操作、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等多个环节的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由来。
  四、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这节课时,我把0.6的小数点设计成一只小蜜蜂,让小数点变成的小蜜蜂先向右飞,把0.6变成6、60、600、6000……,再让小数点变成的小蜜蜂向左飞,把0.6变成0.06、0.006、0.0006……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数点移动”的含义,紧接着当学生分组讨论出小数的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而变化的规律时,我再次让小数点变成的小蜜蜂向相反的方向飞回来,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小数的大小是怎样随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而变化的。这样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真正弄懂了规律的含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软件升级换代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多媒体在数学学科各知识版块中的运用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
数学学科的三大特点是: 严谨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小学数学和数学科学在严谨性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如一些运算律的扩充,并没有进行严谨的推证,而是用默认的方式得到,但是,要学好数学却不能放松严谨性的要求,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数学的抽象性表现在对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特性的抽象。它表现为高度的概括性,并将具体过程符号化,当然,抽象必须要以具体为基础。数学广泛的应用性不不用多说了,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三个特点中,本文侧重于突出它的抽象性上,正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才有了新技术发挥作用的空间。
二、 小学生年龄特点及相应的课件制作要求。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分成两个阶段来描述:
一是低年级段(一到二、三年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是其共同的特点。因此,这个学段,老师制作的课件就要与之相适应:一要有趣,二要直观。
怎样才能做到有趣、直观呢?这就要求老师,一定在课前不仅要研究教材内容,还要研究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然后再去搜集和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象的素材,如: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喜羊羊、灰太狼等动画形象;为了让学生理解“加”与“减”的算理,可以让静止的小棒“合一合”与“分一分”,抽象的数学知识立即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明显。
二是高年级段,学生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受定势和习惯的束缚较少,以求异思维为主。主动思维开始急剧增长。好奇心和创造意识日益浓厚。
针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课件设计过于儿童化,学生会觉得没什么思考的价值。我觉得要做到低年级趣味直观的同时,更要注重突出课件的思考性和探索性。
例如,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材料,用课件来呈现思维过程,用课件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过渡架设桥梁。
举例:圆的认识。
建立圆的概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都会借助硬币、钟面等实物。刚才提到数学的学科特点时,就讲到,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这些物体的表象却不是数学中的圆的概念的确切反映。
数学中的圆是指“以定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的点的轨迹”,但这个准确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又不能直接说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去除实物中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取其本质。那课件怎样呈现呢?第一步,可先由屏幕显示硬币、钟面等实物,第二步,让计算机慢慢地隐去非本质的东西留下圆的外形,“消隐”的手段使学生注意到了圆的实质。这样的课件,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由非本质的东西转向本质的东西,从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准确。
三、 在各个教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 “ 统计与概率” , “ 综合与实践” 。
下面就这四个方面内容用实例形式进行简要的使用方法和制作方法的讲解。
1、数与代数
“ 数与代数”教学中,有些是概念方面的教学,如“因数倍数”,“方程的意义”等,有计算方面的教学,如口算等。多媒体可以做哪些辅助的事呢?
(1)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一年级“9+几”的教学中,凑“十”是基本的计算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个“十”是如何凑出来的,可以借助PPT“自定义动画”中“添加效果”的“动作路径”功能,把“脸谱”移动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体会到把2个脸谱中的一个移到圆圈中,与9个合在一起正好是10个,再用10加1就简便多了。为了深入更多算理,除了图片的移动外,还配合了算式的转化过程,增强感性认知的同时加深理性的理解。
(2)可以丰富口算练习的形式。
口算练习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口算多数情况下是心算笔记的一种计算形式,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速度和正确性。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要口算练习的设计上主要有以下这些形式:
第一,用幻灯片(PPT)静态呈现口算内容,让学生看着大屏幕进行口算。好处是清晰,比小黑板好多了,比口算卡片制作容易。
第二,用用幻灯片(PPT)动态呈现口算内容,学生精力集中,读取动态出现的题目并心算出结果再记下来。这种PPT动画制作难度不大,动态形式多样,在自定义动画的添加效果里,有许多方式供大家选择。好处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口算兴趣。
第三,用录音的形式出示口算内容。
前两种口算都属于“视算”的范畴,口算练习还有一种那就是“听算”,听算比视算要求更高,更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证听清题目,听觉的刺激有时比视觉更强烈,对学生心算能力要求也高,练习效果会更好。
多媒体可供录音的器材很多,磁带、电脑都可以录制,现在学生用的英语“点读笔”功能非常多,也可以用来口算教学上面来,而且“点读笔”的录制方式很简单,只要利用“点读笔”自带的“录音标签”功能,就能很快把口算内容录好,录好后,与标签匹配上,上课时,再用“点读笔”轻轻一点录音标签,就可以播放口算内容了。学生听算式,写得数。如果一遍不行,可以听两遍,听完后,还可以再听一次核对得数。老师在学生听算、核对时,可以通过巡视了解学生听算情况。这种练习操作简便,练习效果好。
(3)PPT中“触发器”功能可以丰富练习内容或答案的出现形式。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学生回答后,需要把答案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时,利用不同的动画功能,出示的形式也不相同。
首先,再常用的是按题目的顺序出示。如口算练习后,按题目顺序一一出示答案,可以用“飞入”,也可以用其他“效果”,可以有声音,如掌声、铃声等,表示肯定、赞扬或,可以用图形表示错误,如“哭脸”等。不足是,学生只能按顺序回答,有点呆板,学生知道下面要做什么,有的学生会出现视觉疲劳,走神或不去倾听同学的发言。
其次,还可以用“触发器”功能或其他功能实现随机出示效果,学生想说哪题就点击出示哪题答案,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如乘法估算教学中,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估算或准确计算,估算的方式也不一样。老师在备课时,作好预设,把各种方法都按顺序做好,记在心中,学生说到哪一种方法就点击出示哪种,这种呈现方式可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按一定的设计顺序出现练习内容或答案,容易造成老师牵着学生思路走,把“人灌”变成“机灌”。
(4)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这可以说是大部分老师愿意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决定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 困难,如果老师能够设计一些巧妙的动画,学生就能够很容易理解所学内容了。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的“商不变性质”的关系,利用“动作路径”等方法,把4/12变化成4÷12,一个小小的动画,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形象再现,学生对两者性质的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再如,认识分数后的一个提高练习: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有部分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就很难理解为阴影部分为什么是四分之一,这时,PPT通过旋转后,把分散的阴影组合在一起,学生就一目了然了。
2、图形与几何
新课标指出:在“ 图形与几何” 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操作非常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因而在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条件操作的决不要演示,没有条件让学生亲手操作的,就尽量用教具演示,演示不了的,多媒体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这儿把多媒体放在第三位,不是轻视多媒体的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功能,而是凸显其价值所在。
(1)创设问题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好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年级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要有兴趣,但归根结底,这些图片都是静态的,不同的学生对图片所包含的信息了解程度不一样。那么,如何把教材中静止的画面转化成形像生动、让学生感兴趣呢?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是一段动画、可以是一段录像,可谓“有声有色”。这样的情景学生喜闻乐见,学习兴趣自然高涨。例如,《圆形的面积》时,设计了“马儿的困惑”这个情景。通过对马的活动范围的讨论引入圆的面积计算的需要,即有知识生,也富有童趣。
再比如,教学《体积》时,教材出现的是“乌鸦喝水”情景。老师可以把静态的图片制成动画,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学生是最喜欢动画片的,他们在看动画的同时,储存在脑子里的生活经验也被充分调动,当教师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时,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经验说出:因为石子占有空间,把水“挤”上来了,初步感知到体积的意义。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对动态的情景更感兴趣,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这充分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2)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几何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哪些空间观念的建立需要得
到多媒体的支持呢?我觉得,有些不方便操作的,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如,长方体表面展开图、圆柱表面展开图、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旋转后形成的空间图形等。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用到一些简单的“自定义动画方法”,如,图片“进入”时用到“出现”,图片“退出”时用到“渐变”,根据长方体表面展开不同阶段看到不同形状,运用一进一退,把整个展开过程表现出来,形象生动,
直观有趣。
当然,也要以把这个过程图做成多张PPt,通过播放获得动画效果。如圆柱侧面展开图。

把长方形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这是六年级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用手捏着一个长方形纸片,以长为轴旋转,可是,由于旋转速度慢,不容易看到旋转后的情形,只能借助想象去体会旋转后形成圆柱形状,但有的学生就是难以想象出来。这时,如果能够做一张PPT,把旋转的过程展现出来,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旋转后形成的形状了。
(3)有助于体积计算公式推导
这是几何教学中,PPT运用最充分的一部分,也是效果最好的一部分,值得大家重视。有些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不容易通过实物操作实现,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可以通过实物教具演示,但是,如果再分的多一些,教具操作比较麻烦,更关键的是,要把拼成的图形看成长方形学生不容易接受,也只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观点:分的多
了,就接近长方形了,学生看不到,自然也不一定能想到。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这种极限思想让学生看到,有了形象的支撑,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就有了基础。
同样,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到“圆柱的体积”的推导上去。(演示)但是,“圆锥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还是让学生实际操作好,课件也可以,但课件的效果不一定有很大的说服力。“圆的周长”教学过程中,课件的演示效果要强于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发现,学生要课堂中通过滚动硬币等测量周长比较困难,占用很多时间,而这个时间花的不见得就是必须的,这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节省时间,效果也比较好。
3、统计和概率、综合实践
新课标指出,统计和概率在低年级只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到了高年级,则需要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多媒体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创设情景、呈现数据、出示活动要求、丰富练习形式等。具体来说,我觉得,能够体现多媒体优势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如:统计图的画法,特别是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时,通过动态的“描点”(甚至可以配上声音)、连线(运用擦除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演示)另外,教学统计知识时,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没有信息,多媒体的作用就体现的更加充分了。
“综合与实践”在每册教材中分散出现,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老师们对这部分内容重视的不够,问题就是其教学内容不容易把握。新课标指出,这部分内容,“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从这句话中不难体会,课程标准对老师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想让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老师的准备工作就一定要充分,多媒体可以很好的帮助老师把收集、整理的学科知识有序地、多种方式地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活动,丰富学生活动内容。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老师在开展丰富活动后,利用声音、图片把更多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丰富数学游戏的内涵,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作为常规教学手段的补充与拓展,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也不能无原则的使用或低层次的使用(仅起到挂图或小黑板作用),扬其所长,克其所短,力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能把形象直观的教学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引申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研讨的课题。在研讨中,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持术的重要性,我校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了教师电脑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
硬件上马后,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使现在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看法和做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利用多媒体,巧妙引入新课。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引课的时候吸引学生,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当我们感觉单纯凭借语言的描述很难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时候,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教师的行为、语言,教学的设计之外,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例如,在《8、7、6加几》一课中,我运用计算机设计出多媒体课(教学片断)师:小红和她的几个好朋友约好到人民公园去玩,正准备上车时,售票阿姨挡住了去路,她说必须答对车门上的题目才能给他们开门。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生说愿意。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略)生口算出答案。学生全部答对了车门就开了。他们上了车后,司机大伯又笑眯眯的对他们讲,对上我的口令才能车才开的了。设置配音效果,生齐答。车子就开了。
在课的开始,复习了10、9加几的口算和8、7、6的凑十法,巩固旧知,为新课做好铺垫。在教学设计上,我并没有设计单纯的口算题,而是利用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 并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故事情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新知,往往是效果显著的。这样一来我们利用计算机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体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
二、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易于学生接受。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学生年龄小,对一些抽象的问题不易理解,而对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却记得特别牢固,例如,我发现他们在计算5-3时,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可能是用五个手指减去三个手指、五个苹果吃了三个等具体的事物形象形成的表象相加出来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问题,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文图并茂、声像毕具,形象生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
例如,在讲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填未知加数时。我考虑到教材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早接触到的用括号代替不知道的加数的代数知识,是高年级求未知数x和解方程的初步铺垫,以适应高年级的代数知识的学习。
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原则,通过让学生先看直观图来理解题意,再看图填算式中的未知数,帮助学生理解填未知加数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我先设置用形象直观的实物,然后出示填空题。
三、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事物的直觉形象思维只停留在表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才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意思就是说人认识客观真理是从形象思维入手,再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形象思维虽然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但只是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只有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才能使认知深化到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
所谓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对具体的事物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与推理、判断等过程,从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概念、法则、定律、性质和本质特征。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与直接感性的经验相联系,所以仍然具有十分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例如:《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目标:是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会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会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应用题。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建立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的,首先从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着手,通过操作知道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即与它对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中,应培养学生的剪拼操作能力和对图形的想象力,因此在学习时先操作计算机:用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进行剪拼,先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它的高剪成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和另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其中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应的小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对图形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设计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的交互功能,操作帮助键观察计算机中动态演示三角形如何拼成长方形的过程。
学生在计算机动态演示的过程中,领悟了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来的,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究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理解了本课知识的形成,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十分活跃,了解了许多平面图形之间是有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联系的,只要找到了这种联系就可以将要学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通过新旧联系求得所要求图形的面积,无论三角形面积计算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都是如此。由于信息技术能形象地用动画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的想象联想能力得到发挥,由此知识掌握很扎实,同时又学会了把问题转化为知识,也学会探究了学习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与分析、推导等思维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一年级的学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洋洋的新朋友钟表这样的情境: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闹钟。这天早晨8时半了,洋洋才到校。
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洋洋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洋洋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 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洋洋,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
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
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一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即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把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的宝贵空间和时间留给我们的孩子,使学生在图、文、声、像的情境中培养兴趣,开阔思维。
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让我们瞄准未来,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努力奋斗。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答:四、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 1、考虑是否有无必要使用多媒体,控制其使用的频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理论结合实际,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结合教材内容选用恰当的媒体进行教学,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

如何利用多媒体合理辅助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突出重点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新课程改革...

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答:多媒体声像并茂,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会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呢?本人谈谈...

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
答:2、强化感知,突破疑难时切入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_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

如何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答: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 盾。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 “变色 ”、“闪烁 ”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 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

如何运用多媒体服务于数学教学
答: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要求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利用多媒体让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自主收集数学信息等方面,就如何利用多媒体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答: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
答:二、把准辅助时机,促进主动发展。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答: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大大增强知识的形象性,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使古板的数学课堂增添亲切、愉快、审美的气氛。在使用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