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从60年代到今的变化?最好是文章!!

60年中国服饰的变化的文章

希望对你有帮助60年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60年前,在所有人的身上,绿、蓝、黑、灰颜色的衣服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也许,稍微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会引来“资产阶级思想”的指责;如今,大街上满是穿得花哨的男男女女和时尚的“潮人”,踏着轻快的节奏追逐着时尚的脚步。30年前,一家几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衣橱就可以轻松装下。如今,人们大衣柜里五彩缤纷,很多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时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60年前,人们的衣着穿戴以艰苦朴素为荣,其实还是供应紧张。那时买布得有布票,一个人一年就给三四米布,加上挣得也少,一个月三四十元钱的工资,想置办件新衣裳得在过年时。

现在可不同了,买衣服就是买流行。衣服一旦压箱底就永无出头之日。对于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恐怕就是“撞衫”了。如果哪位女士在公共场合里发现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衣服,那就麻烦了;如果是在重要的特殊场合里遇上“撞衫”的话,恐怕很多人都会跟着一起尴尬。21世纪,女性对于服装的最高要求就是可以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也因此,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成为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

绿军装 小白鞋 一个时代的时尚

草绿色布军装在那个年代,这就是最时髦、最时尚的装束。那时,谁要是穿有颜色的服装,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生怕同学说自己是资产阶级小姐,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在那清一色的年代,也没有人讲究服饰衣着。

能引起这茬人强烈怀旧情结的还有白帆布运动鞋,当时几乎是人人拥有,人人珍爱的奢侈品。因为那时学校经常有各种活动,只要有活动就要求一律穿白鞋,所以每个同学都必须有,但每个人平时都舍不得穿,怕弄脏了。有的同学白鞋穿得太久了不白了,就用白鞋粉涂上,和新的差不多。所以那时同学们只要有点零花钱就会为自己买一个1角钱的白鞋粉留着。还有聪明的,下课的时候把老师的白粉笔偷着揣几根,用来擦鞋也挺白。那时谁要是有回力牌白色运动鞋,那就是典型的“贵族”了,让人羡慕不已。

缤纷色彩 始于上世纪80年代

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它的轰动效应不亚于现在的裸奔。

《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上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成为当时年轻人的追逐。于是,蝙蝠衫成了那个年代的流行装。牛仔裤在那个年代曾掀起过热浪。现在它被大众所接受。由于它过于颓废、前卫,被大多数人所拒绝。不过经过时间的磨砺,牛仔裤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不光年轻人喜欢,上年纪的人同样可以穿牛仔裤,它成了最招人喜欢的服装。

弹指30年,老百姓对服装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穿出个性,穿出自我,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21世纪大众着装的意识。

不是我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

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记忆中服装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专卖店,人们可以从其中买到品牌服装了。至此,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在这个时代,奢侈、豪华、昂贵已成为人们理直气壮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人人都想拥有一件名牌时装。

说起服装的变化,那么女性服装的变化是最有代表性的了。上个世纪90年代是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年代,甚至于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稍有不慎就会落后于潮流。这一时期,人们的着装意识从以往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品牌,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在比较大的城市里,女人都习惯到专卖店买衣服鞋子,而收入比较低的城市女性则更多地光顾各种服装摊和大市场,那里有更大量的款式与花色的服装供人选择,价格也更加便宜。在当时,不仅成年人,就连学生们也开始纷纷追求品牌服饰,“真维斯”、“班尼路”等各个品牌专卖店开遍了长春热闹的重庆路等繁华商业区。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韩版衣服,统称哈韩一族。哈韩族的主要服饰是穿着肥大的伴有大窟窿小洞的拖地牛仔裤和牛仔服。当时刚出现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穷得没钱买衣服的人,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新潮流。不过在当时这种穿着的人大多是年轻人,而且被认为是流氓、混混的“制服”。如果父母们看到谁家孩子这么穿,就得拽着自家孩子耳朵教育一番。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多年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改变几乎都会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但如果说20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喇叭裤、韩装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那么进入21世纪以来,服装界这样具有全国效应的热点话题就已经销声匿迹了。在这个世纪,人们对服装的追求早已经转向多元化、个性化了,大家开始不再是盲目地追随流行,而是开始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衣饰打扮了。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拥有几件名牌衣服,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相反,太过大众化的名牌服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此时,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独特个性的展现。

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什么不可以穿的。这种心态已成为当今人们着装的主意识。人们的衣柜里也随着这种意识、思想的转变而五彩缤纷起来。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世界各地的着装观念大量涌入中国,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阵时装风暴。在21世纪,世界服装开始走向复古,各国、各民族的独有服饰俨然成了抢手货。中国传统服装的元素也越来越广泛受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于是,中国传统服装也随着这股热潮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提起中国服装,唐装和旗袍无疑最具代表性,不论是整体设计,还是手工刺绣,都成为这个世纪流行服装设计的灵魂元素,而象征着东方色彩的中国红、宝石蓝等等,也铺陈出美丽的中式时尚。中式服装的专卖店更是各家商场的“点睛之笔”,唐装和旗袍柜台前总是吸引不少人驻足。

当然,这些年变化大的不仅仅是女装,童装更是成为服装中的热点。如今市面上的衣恋童装、小猪班纳、芭比等品牌童装卖得是热火朝天。童装相对于成人装来说是后起之秀。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自然越来越多,对童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一片绿的军装到一片青灰的中山装,再到的确良,中国人的着装文化有什么改变呢?

李欣说:“解放初期以来,中国服装都是比较单一的款式,女装基本都是开扣翻领衬衫,后来由衬衫发展了工装裙。当时的裁缝只要掌握了开关领衬衫、中式罩衫、学生装、工装裙、中山装这几个基本款式就可以走遍天下了。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

一切变化始于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外电影陆续进入中国,敲开了国人紧闭的时尚之门。让李欣记忆最深刻的两部影片,一部是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影片中男主人公穿着卡其色夹克衫,两边各一个斜插袋,这种现在看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款式,却在当时却掀起了一股模仿的热潮;另一部是日本电影《血疑》,影片中女主人公幸子荷叶边白衬衣搭配裙子的装扮,让那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衣柜除了军装、工装外空空如也的中国女性突然间感到无比的新鲜。一些敏感的裁缝师傅意识到这些变化,很快就模仿着设计了“幸子衫”,一时间,大街上满眼都是穿着荷叶边白衬衣的女性。

“当时人们从一种比较禁锢的状态中突然解放出来,从众心理控制了大众的穿着习惯,只要一个款式好,就可以几千、几万件地批量生产同一个款。所以走在大街上,撞衫现象极其普遍。但人们并不觉得尴尬,相反,她们认为如果大家都喜欢穿,这种款式一定是流行的,所以就更加放心。”李欣回忆起当时的跟风热多少有点无奈,“的确良、尼龙,这些料子穿着都不舒服,但有一种新鲜感,恨不得人人都有一条。”从国外走私进来的蛤蟆镜、牛仔裤也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中国。“蛤蟆镜上贴个商标,没人舍得揭掉,因为那是国外货的标志。”

后来大家渐渐从从众演变到开始个性化着装。百货商店里,大批量生产的服装开始不好卖了,多品种、小批量的服装开始适应社会的需求。“船小好调头”,个体服装厂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服装穿着开始从“全民撞衫”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场合性着装的衣着方式也渐渐被国人采纳。李欣说:“过去,大部分人一件衣服穿很久。现在,一天换一件是很常见的。在西服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穿着西服旅游、爬长城,甚至连挑担子、卖菜的也穿西服。”在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时候,大家将新鲜的穿着发挥到了极致。

李欣说,“这30年的变化太大了。比如以前,大家都不关注内衣,很多人的背心都带着窟窿眼,甚至不少人都不穿内衣。而现在,大家都讲究内衣的穿着品质,关注内衣流行趋势。即使是在家里,也穿着不同的服装,除了家居服,还有散步穿的休闲装,睡觉穿的睡衣。”

服装大赛:从形式单一到多元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服装设计还只是停留于初级的裁缝阶段。两年一届的“金剪”服装设计大赛在那个时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大赛也只是要求服装作品实用耐穿。当时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工作的李欣,担当着大赛的评委。细心的她发现大赛中有很多有创意的作品被忽略了。李欣觉得很可惜,她认为,有创意的作品更能突破现有的思想束缚。

1993年,日本兄弟公司找到中国服装研究中心,想要合作创办一个服装设计大赛。李欣当时很兴奋,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在确定大赛的定位时,她大胆地提出:“大赛的宗旨就是要激发选手的创意。”她觉得大赛要区别于举办多年的“金剪”设计大赛,突出服装的创意性;另外,在刚刚开放的中国,要首创一个国际性的大赛,邀请国外的设计师参与进来,与中国的设计师同台竞技。在这种定位下,选手可以不局限于选取普通的棉布等面料,可以海阔天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李欣觉得只有大胆创意,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才能快速地往前走。

在首届“兄弟杯”大赛现场,当选手作品出现了用小提琴琴弦、红木家具做的服装时,在场的观众为之惊叹:“哦,原来服装可以这样做啊!”为了保证创意能层出不穷,李欣在当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凡是第一届大赛用过的创意手法,第二届如有雷同的作品都一律淘汰。凡是第二届用过的手法,第三届的作品有相似的也将淘汰,以此类推。”她认为,每次大赛都需要挖掘出不一样的创意。“模仿注定失败,只有创新才能进步。”

吴海燕、马可、邹游、武学凯、武学伟等都是经历过“兄弟杯”大赛锻炼并获奖的服装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才能得到市场的验证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他们给中国时装界带来了无限的创意,激发了服装品牌多元的思想,更助推了中国时装设计发展的进程。

后来,李欣参与的“上海中华杯服装设计大赛”则强调了选手与市场结合的能力。此后,各种细分的服装设计大赛相继出现,如童装、休闲装、内衣泳装、婚纱设计大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欣很欣喜但又不无担忧地看到,各种各样的服装设计大赛在“一窝蜂”地举办。她说:“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觉得举办服装设计大赛是挣钱的机会。但实际上,要举办对服装行业真正有帮助的大赛,是需要投入很多心思和精力的。”

服装教育:从零星办学到遍地开花

李欣说:“3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服装设计这个专业。”其时,年轻的李欣在上海戏剧学院学的是舞台美术专业。大学期间,李欣得到服装教育专家周锡保教授的器重,因此偏重学习服装设计,给舞台人物设计服装,毕业实习时的作品也是服装设计。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极具盛名的老牌院校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率先成立了染织专业,1985年中央工艺美院第一个服装设计班开课。尽管学生很少,毕业后的去向仍然是工厂的技术科,但是,中国高校的服装人才培养就此开始。

李欣说:“那个时候,服装设计专业的招生条件是必须要有美术基础。”服装专业设立后,有很多学生报名。全国各个院校的服装专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服装教育开始重视裁剪方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裁剪的方法已经跟不上时装发展的需求。”李欣说,“所以上世纪8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邀请日本的佐佐木住江来到中国,开设了立体裁剪研修班。”立体裁剪讲究三维的方式,讲究用面料做出最完美的造型,能达到平面裁剪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引进立体裁剪,礼服和特殊造型的服装被广泛涉及。为此,李欣所在的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也连续开办了很多立体裁剪培训班,为中国服装业培养了一批服装工艺人才。

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北京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等主要开设服装专业的院校外,理工大学等综合类院校以及各种美术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也都开设了服装专业。服装教育在中国遍地开花。

服装人才:从难得出国到频繁采风

从与日本兄弟公司合作第一届“兄弟杯”设计大赛起,李欣就提出尽可能地让获奖选手到日本参观的期望。李欣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能够走出国门,让他们在当时出国很困难的环境下能够多开眼界。吴海燕是第一届兄弟杯大赛金奖获得者。由于种种原因,吴海燕没有按计划去日本参观。李欣却没有放弃,希望利用一切机会将金奖选手推广出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了。日本方面请求李欣推荐一位中国服装设计师到日本做服装表演,李欣马上就想到了吴海燕。接到出国做发布通知的吴海燕也没有辜负李欣的关爱。她的个人时装发布会在日本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打造了吴海燕此后的个人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网络的发达使得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变得便捷。李欣觉得现在的学生最幸福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习服装设计。但是,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已退休的李欣仍不忘给予年轻设计师们一些建议与劝告。李欣说:“我到一些学校讲课时经常告诉学生,心气不能太浮躁,要能沉得住气。现在很多设计师急于求成,希望自己一毕业就能成为著名设计师。我觉得年轻设计师要稳一点,不要一个单位干得不好就随意地跳槽。年轻设计师需要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来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由于参与过多次大赛的评审,李欣深知中国年轻设计师与国外设计师之间的区别。她说:“很多国外参赛选手的服装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而中国选手差不多都是花钱请小裁缝来做。虽然国外参赛作品的做工稍差一点,但他们更真实。成功的服装设计师都必须要求自己拿起剪刀和针线,亲手缝制。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有很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希望他们能抓住机会多多动手。因为要成为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必须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中山装、工装,80年代的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90年代的文化衫、校服,直至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时尚服装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红心T恤……10月19日,在北京市大红门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内,这些代表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典服饰重新出现在市民的视野中,这家商贸城的职工们身穿代表不同年代的“时髦衣服”,进行了“‘穿’越30年”行为艺术展示。

  在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商场内,一个改革开放30年服装变迁展览与行为艺术展示同时进行。人们在商场的橱窗内看到:布票、海魂衫、皮尔·卡丹……一系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流行用语首先映入眼帘。在橱窗外,身穿各个年代“标志性服装”的模特,分别代表着工人、市民和学生等不同身份的人群。

  其中,一个代表上世纪70年代工人形象的男士身穿一身蓝色工作服,推着一辆老式“永久牌”自行车,展示着当年的“流行风尚”;一个小伙子身穿海魂衫、戴着蛤蟆镜,手弹吉他,边走边唱,这是上世纪80年代时尚潮流青年的形象再现。

  “‘穿’越30年”行为艺术展示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而且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共鸣。许多观众看了不同年代的服装展示,感慨万千,他们说,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变化太大了。

  “30年前,我们的穿着款式单一,而且布料单一,常常是‘一件衣服四季穿’。”上世纪60年代末出生、从事服装生意的江华说,“今天,我们的穿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但布料五颜六色,而且款式新颖。”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吴女士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我们小时候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孩子做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两个姐姐穿过的旧衣服。”

  “小时候,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妈妈就买来小花布,自己裁剪,为孩子们准备过年的新衣服。” 吴女士说,“妈妈每天晚上踩缝纫机直到深夜。第二天我们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自己的新衣服做成什么样子了。”

  吴女士的感受只是同时代许多中国人心路历程的一个缩影。

  1979年春天,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27年后的2006年,中国设计师谢锋带着他的服装品牌成功登陆巴黎时装周,成为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个物品愈发丰富、色彩日益斑斓的时代,中国人对于时装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皮尔·卡丹等国外品牌,时尚潮流中“喇叭裤”“蝙蝠衫”等让人记得住的热点服装名词也已成为历史的印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燕京认为,服装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民俗、伦理、社会风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反映着民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趣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对于服装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大红门新世纪服装商贸城总经理薄成书说,“人们穿衣中的条条框框早已被时尚消费观念所取代,对于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我们来说,这些年自己衣装上每一种款式的变化都留下了时代的年轮。”

  北京在4年前开始计划建设时尚之都,每年有关服装与时尚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正在参加2008北京大红门国际服装节的薄成书说,这是一个帮助人们实现“美丽梦想”的时代。

  作为大红门国际服装节“时尚嘉年华”活动之一“‘穿’越30年”行为艺术展示的主要策划人,薄成书希望通过回顾人们穿着的变化,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变迁和发展成就,“因为服装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变,也是社会政治与文化在人们身上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

材料省了466927096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
答: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是: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着装上强化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的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是怎样的?
答:60年代-70年代,主要是军装,社会的特点就是“蓝海洋、绿海洋”。第三个阶段就是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服饰受到港台欧美的影响,从服饰的材料、花式、以及款式都与之前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由穿的暖像穿的美转变。追求...

60年代服饰和现代的对比&复古[急!!]
答:更新1: 5记得讲>.< 想要ge资料ge背景系中国香港..一、环境分析 台湾的零售服饰业以通路发展来看,可从60年代的专柜、委托行及寄卖为主,到外销成衣的过剩而转为内销的大型成衣量贩店;至80年代外系百货进驻、设计师品牌...

祖国60年来阅兵式服装的变化?
答: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由原来的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从这时开始,中国军队的军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第一次出现了大檐帽、士兵套头衫和女军人连衣裙,以及“...

需要关于建国后50~60年代中国服装的资料
答: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60年代中期,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向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便服大行其道,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奉为圭臬。

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是什么?
答:19世纪60年代的女性时尚潮流就像一个摆钟,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迅速摆动,对整个时尚界具有革命性意义。早期的1960年代依旧被「box dresses」(筒裙)及1950年代末的服装风格限制着。但在1960年代中期,时尚从伦敦街头和小蛮腰...

服装业的历史变迁
答:1、近代世界纺织产业中心的三次转移 第一次转移:发生在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世界纺织生产的中心从东方转移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第二次转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日本和西欧转移到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中国近代的衣食住行变迁 比如60年代 70年代什么的 详细的最好
答: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并且年年翻新,变化无穷。城市年轻人的服饰,已逐步融入国际潮流。食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成了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到1987年,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

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有和变化?各阶段特征?
答:最后剩下的只有中山装、军装、学生装了,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服饰最单调贫乏的一页。自民国以后,拥有时装,特别是妇女时装的出现。他是一种时髦的服装。既和与节令,也符合时代潮流,时时变化。有很大的流动性,创造性。近代...

中国60年来的服装共有哪些种类?
答:3.外套 穿在衣服最外层,有大衣、风衣、雨衣、披风等。4.背心 穿至上半身的无袖服装,通常短至腰、臀之间,为略贴身的造型。5.裙 遮盖下半身用的服装,有一步裙、A字裙、圆台裙、裙裤等变化较多。6.裤从腰部向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