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怎样区分?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怎样区分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比较

格林兄弟和安徒生兄弟其实是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童话作家。(格林1785~1863,安徒生1805~1875),由于同属于欧洲国家而安徒生又热衷于旅行(从1840年开始安徒生共旅行经过29个国家,旅行为安徒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安徒生大部分童话完成于这个时期),所以其实产生这些童话的背景其实是相同的,即法国大革命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并成为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基础,同时民族之情扩大为对本土文化、艺术的保存与研究。
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主角并不局限于公主,王子和骑士,其中小资产阶级的手工业者如磨房主,裁缝,鞋匠,铁匠占据很大比例,此外士兵也成为许多童话中的主角,应该于19世纪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大量斗争不无关系。

若要比较他们童话的不同之处,我想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童话的来源,童话内容以及童话最终带来的意义。

童话的来源方面,格林兄弟的童话主要来自对民间传说的搜集,当时德国文化里复古思想严重,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对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编中,格林兄弟对此更是不余遗力。恩格斯曾说过在德国的西北部仍然有一望无际的旷野,雨夜中掠过的闪电等让人内心忧伤的景象,这都是产生格林童话的地方,并保留了童话中的遗迹。
而安徒生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国家,他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曾经寂寞过,没有上学的机会,没有玩具甚至没有朋友。为了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要带给他们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并因此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童话来源的差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童话内容的区别。《格林童话》源于民间,因而以通俗、质朴见称,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在格林童话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与浪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梦幻感。语言上朴实无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备感亲切。

而安徒生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属于“人造童话”,而安徒生童话由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强,更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将童话艺术话,而是将文学作品赋予童话的气息。

因此这些内容的区别也带来了意义上的区别: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而安徒生童话里不乏此类作品,但流传更远意义更深重的则是一些充满诗意、幻想和信念的作品,如〈海的女儿〉里人鱼公主为了成为人以及对王子的爱却最终不能陪伴王子,投身大海化作泡沫。整个故事里蕴藏着的安徒生对人间的爱,对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热切希望。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则歌颂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没有画的画册》和《光荣的荆棘路》则集中地表现出他所歌颂的这种诗情。这实际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在所有安徒生的童话中,人们可以发觉这种诗情,不时忽隐忽现地发出闪光。

此外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有取的是在这方面两者也各不相同。格林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过多地夸大在成功中的非努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美貌和运气。据说西方许多父母给小孩讲格林童话时总要告诉他们美貌并不是决定因素,最后主人公的成功和自己的善良与努力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格林童话里的“以貌取人”相当严重。此外格林童话里许多成功都是靠运气(靠宝物,魔法等)这与故事的背景(资产阶级爆发户一般的崛起)有关,但终究有着否定努力的消极意义。
美国有关学者研究了著名童话作家格林兄弟所写的168个童话,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及《糖果屋》,差不多所有童话都提及外表,平均每个童话提及14次,而且每五个童话中,就有一个会将丑陋与邪恶连在一起,丑陋者经常成为被谴责的对象。
而夸大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在格林童话中更是不胜枚举,〈傻瓜汉斯〉,〈三个幸运儿〉,〈好交易〉等童话里一些缺乏成功基本条件(地位,财产甚至智商!)的主人公不依靠任何努力仅靠运气便取得巨大成功。
安徒生童话里虽然也有类似的缺点,但并不严重,安徒生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悲剧性的故事不在少数,其中充满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忧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这应也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弗兰克曾写过〈忧郁的丹麦人--一个真实的安徒生〉。文中的安徒生一生相貌丑陋不敢谈婚论嫁最后被指责为同性恋,他一生梦想着出人头地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并不是一位文学巨匠,虽然他的童话给是全世界孩子最好的礼物。
安徒生早期的作品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等),而后期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其实也是一个唯美的作家对美产生怀疑并越来越忧郁的过程。

而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甚至有一些不足取的消极意义,但人类不能失去童话。这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真,最悲伤的艺术。童话不是粮食,童话是撒落在头顶的音乐,是苍白心灵的需求, 是那么一点珍贵的希望和梦幻。童话作者岂不知残酷的现实,但是童话的意义恰恰在此 。童话的美好不再于是否会实现,而仅仅是存在。童话不能实现,童话也不必实现。

主要区别是,作者不同、主题和内容不同、创作背景不同,具体如下:
一、作者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

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二、主题和内容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三、创作背景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在安徒生所处的时代,丹麦仍是一个君主专制主义社会,自中古以降,社会生活一直极少受到触动。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则出现一系列重大历史变动,拿破仑战争造成的国力虚耗,在挪威问题上的失败,20年代的经济轰退,国王由保皇立场转向独裁,中产阶级谨小慎微、委曲求全,这些都使社会基本处于政治压迫和文化愚昧状态。在安徒生的作品中,我们也处处感到这个时代的灰色和压抑。
安徒生将童话作为一种现代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他借用童话的“儿童”视角透视现代人的复杂生活。安徒生让童话超越了民间文学范畴的传奇想象,成为一种鲜明的个体写作和现代技巧探索。
2、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当时的德国,可谓欧洲最灾难深重的民族国家。自“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沦为主要战场的德国,其政治经济都分崩离析,虽然名义上还顶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实质却分裂成由36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布头封建帝国”’一个结构松散的混合体,社会发展严重迟缓。
在这种状况下,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之中。但此时支离破碎的德国社会,诸多林立的公国之间存在的包括语言、文化等在内的差异成为民族统一的障碍,为了消除这一文化上的阻碍,德国知识界开始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希望借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来促成民族统一,这一时期的德国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同时,亦将眼光转向民间文化传统领域,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并使之发扬光大。
就这样,德国浪漫主义在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有力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文学的发展,提升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格林童话》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环境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徒生童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童话

1、从来源上

格林兄弟的童话主要来自对民间传说的搜集,当时德国文化里复古思想严重,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对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编中,格林兄弟对此更是不余遗力。

恩格斯曾说过在德国的西北部仍然有一望无际的旷野,雨夜中掠过的闪电等让人内心忧伤的景象,这都是产生格林童话的地方,并保留了童话中的遗迹。

而安徒生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国家,他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曾经寂寞过,没有上学的机会,没有玩具甚至没有朋友。

为了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要带给他们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并因此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2、从意义上

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3、从表现手法上

《格林童话》中使用了较多的是颠倒,颠倒,顾名思义就是违反既定的现实逻辑,对事物特性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倒转。这是与儿童思维中的逻辑特点相对应的,这种表现手法特别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

《格林童话》是一个极乐世界的童话,所有的事情都是为所未闻的完全颠倒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原有关系。《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而且,皇后有一个只会说真话的魔镜,这些都是颠倒 的世界。

但这样的颠倒,释放了儿童在现实世界里被束缚和压抑的天性和愿望,同时使孩子在心里上满足了解构成人权利的愿望,形成童话特有的趣味和意志。

《安徒生童话》使用较多的是夸张,夸张是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意识的放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点以增强艺术效果。

安徒生一方面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另一方面借助这一违反现实常理的特殊形象,以荒诞的手法达到对现实的讽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每点一次火柴都能看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都是极其夸张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童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比较

格林兄弟和安徒生兄弟其实是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童话作家。(格林1785~1863,安徒生1805~1875),由于同属于欧洲国家而安徒生又热衷于旅行(从1840年开始安徒生共旅行经过29个国家,旅行为安徒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安徒生大部分童话完成于这个时期),所以其实产生这些童话的背景其实是相同的,即法国大革命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并成为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基础,同时民族之情扩大为对本土文化、艺术的保存与研究。
此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主角并不局限于公主,王子和骑士,其中小资产阶级的手工业者如磨房主,裁缝,鞋匠,铁匠占据很大比例,此外士兵也成为许多童话中的主角,应该于19世纪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大量斗争不无关系。

若要比较他们童话的不同之处,我想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童话的来源,童话内容以及童话最终带来的意义。

童话的来源方面,格林兄弟的童话主要来自对民间传说的搜集,当时德国文化里复古思想严重,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对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编中,格林兄弟对此更是不余遗力。恩格斯曾说过在德国的西北部仍然有一望无际的旷野,雨夜中掠过的闪电等让人内心忧伤的景象,这都是产生格林童话的地方,并保留了童话中的遗迹。
而安徒生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国家,他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曾经寂寞过,没有上学的机会,没有玩具甚至没有朋友。为了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要带给他们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并因此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童话来源的差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童话内容的区别。《格林童话》源于民间,因而以通俗、质朴见称,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在格林童话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与浪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梦幻感。语言上朴实无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备感亲切。

而安徒生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属于“人造童话”,而安徒生童话由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强,更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将童话艺术话,而是将文学作品赋予童话的气息。

因此这些内容的区别也带来了意义上的区别: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而安徒生童话里不乏此类作品,但流传更远意义更深重的则是一些充满诗意、幻想和信念的作品,如〈海的女儿〉里人鱼公主为了成为人以及对王子的爱却最终不能陪伴王子,投身大海化作泡沫。整个故事里蕴藏着的安徒生对人间的爱,对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热切希望。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则歌颂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没有画的画册》和《光荣的荆棘路》则集中地表现出他所歌颂的这种诗情。这实际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在所有安徒生的童话中,人们可以发觉这种诗情,不时忽隐忽现地发出闪光。

此外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有取的是在这方面两者也各不相同。格林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过多地夸大在成功中的非努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美貌和运气。据说西方许多父母给小孩讲格林童话时总要告诉他们美貌并不是决定因素,最后主人公的成功和自己的善良与努力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格林童话里的“以貌取人”相当严重。此外格林童话里许多成功都是靠运气(靠宝物,魔法等)这与故事的背景(资产阶级爆发户一般的崛起)有关,但终究有着否定努力的消极意义。
美国有关学者研究了著名童话作家格林兄弟所写的168个童话,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及《糖果屋》,差不多所有童话都提及外表,平均每个童话提及14次,而且每五个童话中,就有一个会将丑陋与邪恶连在一起,丑陋者经常成为被谴责的对象。
而夸大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在格林童话中更是不胜枚举,〈傻瓜汉斯〉,〈三个幸运儿〉,〈好交易〉等童话里一些缺乏成功基本条件(地位,财产甚至智商!)的主人公不依靠任何努力仅靠运气便取得巨大成功。
安徒生童话里虽然也有类似的缺点,但并不严重,安徒生童话的消极意义在于悲剧性的故事不在少数,其中充满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忧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这应也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弗兰克曾写过〈忧郁的丹麦人--一个真实的安徒生〉。文中的安徒生一生相貌丑陋不敢谈婚论嫁最后被指责为同性恋,他一生梦想着出人头地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并不是一位文学巨匠,虽然他的童话给是全世界孩子最好的礼物。
安徒生早期的作品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等),而后期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其实也是一个唯美的作家对美产生怀疑并越来越忧郁的过程。

而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甚至有一些不足取的消极意义,但人类不能失去童话。这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真,最悲伤的艺术。童话不是粮食,童话是撒落在头顶的音乐,是苍白心灵的需求, 是那么一点珍贵的希望和梦幻。童话作者岂不知残酷的现实,但是童话的意义恰恰在此 。童话的美好不再于是否会实现,而仅仅是存在。童话不能实现,童话也不必实现。
参考资料:http://www.blogcn.com/User8/ye3/blog/1843177.html

安徒生童话
《打火匣》、《皇帝的新装》、《飞箱》 、《丑小鸭》 、《没有画的画册 》、《跳高者 》、《红鞋 》、《衬衫领子》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守塔人奥列》 、《蝴蝶》 、《贝脱、比脱和比尔 》、《烂布片》 、《织补针》 、《拇指姑娘 》、《跳蚤和教授》、《区别》、《一本不说话的书 》、《夏日痴 》、《笔和墨水壶 》、《风车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甲虫 》、《幸福的家庭 》、《完全是真的 》、《 蓟的遭遇 》、《新世纪的女神》 、《各得其所》 、《一星期的日子》 、《钱 猪 》、《在辽远的海极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 野天鹅》 、《母亲的故事》 、《犹太女子 》、《牙痛姑妈》 、《金黄的宝贝》 、《民歌的鸟儿》 、《接骨木树妈妈》 、《沙丘的故事》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迁居的日子》 、《鬼火进城了》 、《幸运的套鞋》 、《鹳 鸟》 、《枞 树》 、《香肠栓熬的汤》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恶毒的王子》 、《演木偶戏的人》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安妮·莉斯贝》 、《素琪》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谁是最幸运的》 、《钟 声》 、《顽皮的孩子》 、《识字课本》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老墓碑 》、《墓里的孩子》 、《姑 妈》 、《老路灯》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老房子》 、《天鹅的窠》 、《创造》 、《冰姑娘》、《小鬼和小商人》、《阳光的故事》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梦神》、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书法家》 、《茶壶》 、《小小的绿东西》 、《一点成绩》 、《天国花园》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一枚银毫》 、《肉肠签子汤》 、《光棍汉的睡帽》 、《做出点样子来》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一篇圣诞童话)》 、《字母读本》 、《沼泽王的女儿》 、《跑得飞快的东西》 、《钟渊》 、《狠毒的王子(一个传说)》 、《风所讲的关于瓦尔德玛·多伊和他的女儿们的事》 、《踩面包的姑娘》 、《守塔人奥勒》 、《安妮·莉丝贝特》 、《墨水笔和墨水瓶》、《墓中的孩子》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演木偶戏的人》 、《教堂古钟》 、《风所讲的关于瓦尔德玛·多伊和他的女儿们的事》 、《在鸭场里》、《新世纪的缪斯》 、《普赛克》 、《蜗牛和玫瑰树》、《害人鬼进城了》、《风磨》 、《银毫子》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在幼儿室里》、《金宝贝》 、《狂风吹跑了招牌》 、《茶壶》 、《民歌的鸟》 、《贝得、彼得和皮尔》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看门人的儿子》 、《搬迁日》 、《谎报夏》 、《姨妈》 、《癞蛤蟆》 、《碎布块》 、《谁最幸福》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蓟的经历》 、《你能琢磨出什么》 、《好运气可能在一根签子里》、《彗星》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阳光的故事》 、《曾祖父》 、《烛》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一家人都怎样说》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真可爱”》 、《亚麻》 、《海的女儿》 、《邻居们》 、《小意达的花儿》 、《夜莺》 、《她是一个废物》

--------------------------------------------------

格林童话
青蛙王子 猫和老鼠合伙 圣母的孩子
傻小子学害怕 狼和七只小山羊 忠实的约翰
好交易 令人叫绝的乐师 十二兄弟
一群二流子 小弟弟和小姐姐 莴苣姑娘
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 三个纺纱女 汉赛尔与格莱特
三片蛇叶 白蛇 麦草、煤块和豆子
渔夫和他的妻子 勇敢的小裁缝 灰姑娘
谜语 老鼠、小鸟和香肠 霍勒大妈
七只乌鸦 小红帽 当音乐家去
会唱歌的白骨 魔鬼的三根金发 虱子和跳蚤
没有手的姑娘 称心如意的汉斯 三种语言
聪明的爱尔莎 走进天堂的裁缝 桌子、金驴和棍子
大拇指汤姆 狐狸太太的婚事 十二个懒汉
强盗新郎 海尔·柯贝斯 教父
特鲁得太太 死神教父 大拇哥游记
费切尔的怪鸟 桧树 老苏丹
六只天鹅 玫瑰公主 鸟弃儿
画眉嘴国王 白雪公主 背囊、帽子和号角
爱人罗兰 侏儒妖 金鸟
狗和麻雀 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 两兄弟
小农夫 蜂王 三片羽毛
金鹅 千皮兽 兔子新娘
十二个猎人 约丽丹和约雷德尔 三个幸运儿
六个人走遍天下 狼和人 狼和狐狸
母狼高司普和狐狸 狐狸和猫 石竹花
聪明的格蕾特 祖父和孙子 女水妖
小母鸡之死 拉斯廷老兄 赌鬼汉塞尔
傻瓜汉斯 汉斯成亲 金娃娃
狐狸和鹅群 穷人和富人 少女和狮子
牧鹅姑娘 年轻的巨人 土地神
金山王 乌鸦 聪明的农家女
老希尔德布朗 三只小鸟 生命之水
万事通大夫 玻璃瓶中的妖怪 魔鬼的邋遢兄弟
熊皮人 山雀和熊 甜粥
聪明的老兄 蛤蟆的故事 穷磨房小工和猫
两个旅行家 刺猬汉斯 寿衣
丛林中的守财奴 技艺高超的猎人 来自天堂的连枷
两个国王的孩子 聪明的小裁缝 清白的太阳揭露了真相
蓝灯 犟孩子 三个军医
七个斯瓦比亚人 三个小伙计 魔鬼和他的祖母
无所畏惧的王子 魔草 森林中的老妇人
三兄弟 忠实和不忠实的费迪南 铁炉
懒纺妇 四个聪明的兄弟 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
美丽的卡特琳莱叶和彼夫帕夫波儿特里尔 狐狸和马 十二个跳舞的公主
六个仆人 白新娘和黑新娘 铁汉斯
三位黑公主 拉家常 小羊羔与小鱼儿
旅行去 小毛驴 不肖之子
萝卜 返老还童 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
三个懒汉 聪明的小牧童 星星银元
两枚硬币 挑媳妇 扔掉的亚麻
极乐世界里的故事 两个神秘的小鞋匠 迪特马斯的奇谈怪论
谜语童话 白雪与红玫 聪明的小伙计
水晶棺材 懒鬼哈利和胖婆特琳娜 怪鸟格莱弗
壮士汉斯 天堂里的农夫 瘦莉莎
林中小屋 同甘共苦 篱笆国王
鲽鱼 鸬鹚和戴胜 猫头鹰
月亮 寿命 死神的使者
鞋匠师傅 井边的牧鹅女 夏娃的孩子们
池中水妖 小人儿的礼物 巨人和裁缝
钉子 坟中的穷少年 真新娘
野兔和刺猬 纺锤、梭子和针 农夫与魔鬼
小海兔的故事 智者神偷 鼓手
麦穗的故事 坟 老汉伦克朗
水晶球 少女玛琳 牛皮靴
金钥匙 森林中的圣约瑟 十二门徒
贫穷和谦卑指引天堂之路 上帝的食物 三根绿枝
圣母的小酒杯 老妈妈 榛树枝

格林童话趣味性较强。安徒生有个人风格,长句较多。

Green brother的作品风趣幽默,直白;安徒生作品语言优美,极具诗意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怎么区分
答:创作背景和来源不同,主题和风格不同等。创作背景和来源不同:《格林童话》是由德国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出版的,其中大部分故事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安徒生童话》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其中大部分故事是他自己创作的,也有一些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区别
答: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区别 1. 语言风格:离奇曲折; 无固定模式。 2. 故事风格:奇幻冒险;寓意深刻。 3. 出版时间: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 4. 作品来源:收集自民间;原创。 5. 角色塑造:角色单一; 角色丰满。 6. 寓意:结局美满; 结局悲观。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区别
答:风格不同,观念不同等。风格不同:《格林童话》的时空背景一般设定在很久很久以前,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安徒生童话》更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节的构建,逻辑性强,人物性格也更丰富。观念不同:《格林童话》反映了旧时代的童年观念,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的气息和善恶观。《安徒生童话》体现了新...

安徒生和格林童话区别
答: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在故事主题和创作方式上有所不同。格林童话基于民间故事,语言简练,情节紧凑,更注重娱乐性。而安徒生童话是个人创作,语言精致,富有诗意,融入哲理思考。格林童话主题传统,强调诚实、善良和纯真,而安徒生童话则更深入地探讨人性、社会现实等主题。总之,两者都是经典童话,但各有特色。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区别
答:我觉得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区别主要在于作者、主题和内容、创作背景以及语言风格。安徒生童话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主题多样,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格林童话由德国格林兄弟收集整理,主题以梦幻、魔法为主,内容更倾向于民间传说和传统。两者创作背景和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安徒生童话语言幽默讽刺,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区别
答:《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者背景、故事来源、文学风格、主题与内涵、故事结局等方面。以下是详细介绍:1、作者背景和故事来源不同。《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搜集、整理、加工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安徒生童话》则是由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格林童话是安徒生童话吗
答:不是。《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区别:1、作者与故事来源不同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2、反映的观念不同 19世纪正是人类工业化的开始。虽然两者都是在19世纪创作和出版,但...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怎么区分
答:两个童话的区别是创作手法的不同、语言特点的不同。1、创作手法的不同: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对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和改写,共历经数十年完成。而安徒生童话则是安徒生基于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包括对儿时所听过的故事进行的改写和再创作。2、语言特点的不同:格林童话的语言简洁、活泼、准确...

格林童话 伊索寓言和安徒生童话的区别
答:3、语言描述不同 《格林童话》安徒生还是一个小说家和诗人。相比于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安徒生受过大学教育,交友广泛,是一位专业作家。所以《安徒生童话》的语言可谓是安徒生精心雕琢的。《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作。从成书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作品的作者不应该只有一人,它应该是古代希腊人...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区别
答:格林童话保持了民间故事的原始风貌,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口耳相传性,往往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3、主题与内涵: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在主题和内涵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安徒生童话更多地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内心的世界,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思考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