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

《迟到》这一课作者怎么简介的

《迟到》
作者是林海音
用回忆方式纪叙。林海音真实地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父亲的严厉管教。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后来认识到一个父亲对子女深切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迟到》一文叙述了“我”小时有赖床不起的毛病,那一次,“我”又赖床不起,爸爸打了我一顿逼我起床,“我”第一次花钱坐车上学,上课时,爸爸到学校来关心“我”,从此,我每天很早来到学校。此文选自《城南旧事》。
书 名
迟到
作 者
林海音
目录
1 原文
2 作者简介

原文
编辑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躺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有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还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地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过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紧皱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今天是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爸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发出,我挨打了!
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最后……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上学。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1]

作者简介
编辑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随父母去台湾。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2]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迟到歌曲原唱
答:歌曲《迟到》原唱是刘文正。《迟到》是由陈彼得作词、作曲,刘文正演唱的歌曲,发行于1984年11月1日。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动人,通过对于感情的描写,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爱情的复杂和不易。刘文正,1952年11月12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祖籍河北省任丘市,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主持人。1975年加盟歌...

“迟到”的阅读答案
答:如果是写记叙文,那就看一看《读者》《意林》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想写议论文,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证,这时候《读者》等等心灵鸡汤的杂志帮不了你太多的忙,请去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和新闻知识。如今的高考作文命题紧扣时代的发展,也更具有时代特色。我们就每天积累看看一些新闻,就会有足够的论据,再加上...

《迟到》(林海音)的结尾是什么意思?
答: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答了...

《迟到》的歌的作者是谁
答:《迟到》是华语一代巨星刘文正的原唱歌曲,收录于其1981年的专辑《却上心头》里。你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 哦 他比你先到 你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 哦 她比你先到 她温柔又可爱 她美丽又大方 直到有一天,你心中有个他 你会...

《迟到》作者林海音简介
答: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冬阳· 童年· 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编辑本段 生平和成长 林海音自幼在...

最早唱迟到的男歌手是张衡吗
答:《迟到》,是华语一代巨星刘文正的原唱歌曲,收录于其1981年的专辑《却上心头》里。《迟到》原唱:刘文正 词曲:陈彼得 你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 哦 他比你先到 你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 哦 她比你先到 她温柔又可爱 她美丽又...

林海音的迟到续写作文
答:2. 按照第八课《迟到》来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学完《迟到》这一课,文章朴实的语言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它写的是作者林海音小时候有赖床的坏毛病,父亲在一次天气不好的情况下鞭打并催促她上学,过后又给她送铜板和花夹袄,从此她决心改掉这个毛病,并永远成为学校门口第一个等候开校门的人。读完课文,...

以迟到为题的短剧有什么?
答:《迟到》剧本 场景:教室 人物:男老师女学生 时间:白天 男老师讲课,女学生突然推门进,老师停下,盯着女学生。学生:(吐舌头)老师~~老师:(严肃的)你看看几点了?学生:(无辜)对不起老师,我没带表,手机又没电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几点了,您如果真的想知道,您就 问问其他同学吧,我来的...

王明迟到续写作文
答:6. 迟到续写作文 《迟到》续写我走出教室,又再次看见了我的爸爸,此时的爸爸不再像早晨那样生气,历经风霜的脸微笑着,眼镜后那双眼睛充满着爱怜与关怀的看着我,爸向我招手示意让我过去,爸爸将他包裹中的衣服拿出,看着我穿上,并拿给我两枚铜板,我猜爸爸一定是怕我早上淋了雨,衣服是湿的又没吃早饭。 想到爸对...

《迟到》的作者林海音的介绍?
答:林海音 (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不久随父母去台湾,作家。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并且为代表作。她所创立的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