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把《最后一课》写出来的?

都德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摰诙�酃�纳ブ訑。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杰出的爱国作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两年后,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的“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拓展资料:《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一篇小说作品,写于1873年。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作品描述的是一堂既平常又极不平常的法文课。授课内容似与往日并无不同,但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都德透过刀、弗朗士稚嫩的目光、敏感的童心,把这平常中的不平常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最后一课(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_百度百科

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鲁士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最后一课反映的就是沦陷地区当时的状况。 当时法国向德意志宣战,但不久便战败,还被迫割让阿尔萨斯以及洛林,都德是以小弗郎士的角度描写的当时阿尔萨斯的部分状况。文章中出现的大量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都是为了渲染气氛 普鲁士士兵侵占了阿尔萨斯,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省。都德借主人公小弗郎士——一个不爱学习法语的小男孩,以他在这一刻的学习与成长,达成读者的思想共鸣,激起读者的爱国情怀。

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鲁士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最后一课反映的就是沦陷地区当时的状况。
是法国人的一大耻辱.作家在痛苦下写的鼓励文章.

当时,普鲁士士兵侵占了阿尔萨斯,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省。都德借主人公小弗郎士——一个不爱学习法语的小男孩,以他在这一刻的学习与成长,达成读者的思想共鸣,激起读者的爱国情怀。

当时法国向德意志宣战,但不久便战败,还被迫割让阿尔萨斯以及洛林,都德是以小弗郎士的角度描写的当时阿尔萨斯的部分状况。文章中出现的大量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都是为了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自然环境也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答:都德经历了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当时还被征召入伍。普法战争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战争。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国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又称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并为着维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向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累战累败,1870年9月在法国...

都德 最后一课 创作背景 是什么???
答: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答:1871年5月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答应赔款五十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人民惨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为时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回到祖国怀抱。都德目睹了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战争生活使他...

都德《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答:第2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德国占领,学校被迫要丢弃自己的语言,转学德语,他们最后学的一课就是法语,自己的国语!

都德 最后一课
答:都德是法国作家,他以长篇小说《小东西》而闻名于世。最后一课是以1870~~1897,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这一背景下而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本文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线索,运用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弗郎士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
答: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2、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怀。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一...

有关最后一课的全部资料,急!作者为都德的那篇课文!
答:创作背景:普法战争 内容简介: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

...和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创作背景相关联的有什么
答: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一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

都德的<<最后的一课>>
答:作品名称:《最后一课》作品类型:短篇小说 作者:都德 法国 创作背景:普法战争 内容简介:《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

有关最后一课的全部资料,急!作者为都德的那篇课文!
答:创作背景:普法战争 内容简介: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