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垃圾袋做裙子 制作方法

用垃圾袋做裙子的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准备:两种颜色塑料袋,剪刀,透明胶。

1、首先准备好两条不同颜色的袋子,一条花色的做为裙子,红色作为上衣。

2、红色袋子太长,把下面连接处剪去一小部分,如图。

3、把花色袋子上下的两个边剪掉,让其变成一个像长方形的形状,如图。

4、在花色袋子的任意一头正面处,折出四个褶皱,如图。

5、将弄好褶皱的花色袋子和红色袋子对齐,用透明胶带粘在一起,如图。

6、把剩下花色的小部分做成一个蝴蝶结,如图。

7、把做好的花色蝴蝶结,用透明胶带粘上衣的左侧,如图。

8、一条小裙子就制作完成,如图。

裙子的发展历史:

裙子这种服装,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先祖为御寒冷,用树叶或者兽皮连在一起,便成了裙子的雏形。相传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不同的地位的人着不同颜色的衣裳,为汉服第一个形制。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两晋十六国时期,流行起“间色裙”。

隋代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人们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人们所采用,唐代的裙子长度,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增加。隋唐时,裙子更加风行,有的裙子增加了裙幅,使裙子更加蓬然丰满。

宋代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明代恢复了蒙元时期被破坏的汉族传统习俗,裙子形制仍然保存着唐宋时汉服的特色。明代流行褶裥长裙,并规定民间只能用紫色、桃红、绿色等浅淡颜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