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现状

2020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市场规模

根据相关报告,行业生产稳定恢复 202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4600.6亿元,同比下降1.7%。【摘要】
2020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市场规模【提问】
根据相关报告,行业生产稳定恢复 202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4600.6亿元,同比下降1.7%。【回答】

1、在品种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基因图谱绘制和测序工作,以及猪、牛、羊等动物的基因组测序,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46.5亿元增至368.3亿元;粮食从1582万吨增至4006万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
3、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4、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
5、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6、在技术研发方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动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趋于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系列原创成果

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障,才会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强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尽管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有机械行业整体水平偏低的因素,也有对引进设备消化吸收不够的原因。
同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较少。中小企业管理成本较高,与大企业争原料,又造成大企业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致使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另外,企业分布也不合理,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会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难以有效利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农业和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支撑农业发展和竞争、保证农民收益、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也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以致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瓶颈”。在主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人们对基本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趋于下降,而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人均粮食400kg,仅是美国人均粮食的1/3,然而却出现销售不旺和农民收入锐减的严重局面,关键问题是加工能力的制约。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放到重要位置。在保护和优化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要把安全和健康食品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扩大加工企业的规模,培育出一批效益更高、竞争能力更强和带动能力更大的龙头企业;提高蔬菜、果品、水产品精加工、杂粮深加工能力和粮食转化的速度;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不断提高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大、效益高和前景广阔的行业或领域流动。 “十五”期间,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国家高度重视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在农业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加工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特别是在国家12个重大专项中.安排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三个有关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达到5个亿,为国家实施农产品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奠定了技术与人才基础。
“十一五”期间应成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以安全、健康食品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畜牧、蔬菜、林果和杂粮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依靠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应该大力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数量,提高食品的食用方便性和食用安全档次,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具有市场潜力和引导消费的新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深加工能力和安全生产方面。 1.1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
随着食品化学、生物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一批高新技术如瞬间高温杀菌技术、微胶囊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迅速普及与深化。
1.2 精深加工能力越来越强,资源利用越来越综合。
对农产品原料的综合利用,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已成为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如对植物的根、茎、花、叶、果的充分利用,对畜禽、水产品副产物利用等,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农产品的加工向分子水平进军,研究利用原料的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研制人体所需的营养保健食品,又称分子食品,使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得以提高。
1.3 加工新产品向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农产品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据统计,美国休闲产品消费量每年每人平均达8 . 6 kg ,荷兰为6 .5kg,英国为5.7kg。发达国家看好安全、绿色、休闲食品的生产,从追求农产品加工品种多样性转向追求安全性和健康性。如在果蔬的加工处理方面,力求保持鲜嫩、营养、方便、可口,除传统的速冻、罐头、脱水产品外,近年发展趋势为最少处理的果蔬切割产品。
1.4 加工设备向新型、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加工技术的高新化将带动加工设备的高新化,如多功能饮料罐装生产设备,无菌包装技术设备,果蔬激光分级、清洗、包装成套设备,膜分离技术设备,超微粉碎设备,速冻设备等。
1.5 加工原料专用化。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其农产品品种大多为加工专用品种,种养生产过程按加工的技术要求,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降低了加工过程的成本。
1.6 重视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建立国际市场标准,针对食品的安全问题,对农产品的加工实施质量管理,除对原料的安全性严格要求外,在加工生产中实施HACCP 规范及ISO(国际标准组织)9000 族系规范,并建立国际市场标准,多方面保证产品质量。 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出口创汇部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早、程度高、科学技术进步快,因而其食品工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
2.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创新技术占据优势。
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食品加工机械部门,不断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间接实现了先进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食品加工机械产品品种齐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不仅使得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统一、可靠和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它们的食品加工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
2.2 注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研发和创新活动。
一是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都比较注重研发投资,企业的研发投资一般占销售额的2%~3%。同时,政府鼓励食品研发投资。食品加工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检测和调整。食品加工技术革新体现在包装技术、新式产品、高效加工控制系统、自动分级系统以及新产品的说明中。二是产品品种创新。根据现代社会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大量涌现出方便、健康和多样化的产品,实现产品创新的速度快。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食品加工业一方面引入不同民族风味的食品加工,另一方面积极推出便捷食品,如“保鲜餐”、“全餐配备”、“速配餐”、“即食汤”等等,以及健康食品,包括低脂、低盐、低糖食物,瘦身特餐等。三是食品包装创新。食品包装改变了过去单纯的保护和保存作用,进而成为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手段,在促销和与顾客的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食品包装不仅更加注意美观,突出品牌与个性,符合环保要求,而且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设计。四是采购和销售渠道创新。在发达国家,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利用因特网技术来提高购买效率。如一个由美国50多家著名食品公司组成的“TRANSORA”网络市场,就是一个企业间的网上交易市场,其联合采购能力为4000 亿美元。这个网络除了用来采购原料外,还能用来监控库存和管理工厂。通过这个网络采购,食品公司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发达国家完善的互联网络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食品销售网上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
2.3 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是食品加工企业自身不断根据全球市场变化,进行结构调整、联合、购并和合并。上世纪末期的l0 多年,跨国食品加工公司的全球重组十分活跃。另一方面,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重新定位,寻求适宜自身发展的市场。二是食品加工企业根据世界食品零售市场需求进行内部生产调整,尤其是一些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来改进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从原材料筹备、运输、工厂加工到产品营销,都始终贯穿着管理与质量的紧密结合。三是食品加工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树立新的经营理念,食品市场全球化不仅表现在世界贸易利益自由化,而且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进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网络化发展机会,依据全球标准进行产业重构,重点是品牌创建和培育。发达国家跨国食品加工公司在全球知识经济浪潮和国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推动下,研发也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纷纷通过直接投资和间接控股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而且国外研发中心的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生产情况: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在创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2020年增产267亿斤,增长2.0%,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763.2万公顷(176447万亩),比2020年增加863千公顷(1295万亩),增长0.7%

从主要品种看,稻谷、小麦、玉米增产,大豆减产。2021年,全国谷物产量超过12000亿斤,比2020年增加320亿斤,增长2.6%。其中,稻谷产量近4300亿斤,增长0.5%;小麦产量在2700亿斤左右,增长2.0%;玉米产量超过5400亿斤,增长4.6%。全国薯类产量超过600亿斤,比2020年增长1.9%。主要受播种面积下降影响,全国豆类产量比2020年下降14.1%。

在畜牧业方面,肉类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比2020年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近5300万吨;牛肉产量近700万吨;羊肉产量超过500万吨;禽肉产量基金2400万吨。

运行情况:行业稳定恢复

2021年,农产品加工业稳定恢复。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1%。分季度看,增速总体呈现前高后低,四季度有所回升,增速为9.0%,较三季度加快4.8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比2020年下降1.6%。从各行业情况看,粮食原料酒制造、棉麻加工等民生相关消费品及与疫情相关的中药制造等行业盈利快速增长。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由于成本抬升,利润明显承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做农产品加工创业的前景怎么样?
答: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一般都是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技术含量低,所需劳动力大,对于乡镇中小企业来说最适合不过。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从这些优势看,未来,农产品加工前景可观。根据《2022年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农产品加...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成就和科技贡献率如何?
答:据统计,2020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营业收入已经突破23.2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万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活力。而且,科技的赋能使得这一行业的发展效率显著提升,科技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63%。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每一笔增长都见证着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辉煌。这是一场...

农产品加工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供求情况
答:分阶段看,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0%,首次出现负增长。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和政策逐步落实,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生产秩序逐步恢复,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加快,营业收入降幅逐步缩小。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平稳增长的状态吗?
答: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30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746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6%,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提升。据农业农村部...

农业行业现状及前景
答: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2021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约为685亿元。根据前瞻预测,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会维持中高速发展,以复合年均增长率10%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为754亿元,预计2027年将会达到1214亿元。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农产品加工业的概述
答: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应当拓宽农产品开发利用的途径,加强果蔬储藏与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以及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装备和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管理。农产品包括很多,其他包括深加工,简单加工,给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包装,这叫简单加工,把农产品加工成果汁,这叫深加工。

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如何发展
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和问题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产业体系。截至2004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440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33.3%,占轻工业企业数的77%;实现产值691.3亿元,利润39.2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2%和12.6%,占轻工业...

农产品加工厂的前景如何?怎么起步?
答:在农业产业化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呈快速扩张之势,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且经营效益良好。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约为9318 家;至2011 年,这一数量增至20187 家,增幅达到166.45%。据统计,2011 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实现工业总产值44132.38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哪些潜力
答: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向精深型,绿色型,规模型的方向发展,食品加工业成为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的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精深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向 发达国家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综合经济效益普遍较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十分重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对区域...

农村6个产业链升级,农民致富有望
答: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培育300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第三、农产品加工业提升 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集成度高、系统化强、能应用、可复制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在农牧渔业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