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基本原则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是要求企业发生的金额要真实、合法,才能税前扣除。具体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2、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3、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4、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5、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税前扣除凭证定义
税前扣除凭证,是指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证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实际发生,并据以税前扣除的各类凭证。
一、费用税前扣除的两大条件和基本原则
(一)费用税前扣除的两大条件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费用要在税前进行扣除必须具备两大条件:
第一,发生的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主要通过合同、协议和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来界定;
第二,要有合法的凭证。
合法有效凭证分为四大类,税务发票;财政收据;境外收据;自制凭证。
各类凭证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不可相互混用。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二)税前扣除的成本发票应符合的条件
1、资金流、物流和票流的三流统一:银行收付凭证、交易合同和发票上的收款人和付款人和金额必须一致;
2、必须有真实交易的行为;
3、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三)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可以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扣除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五险一金;规定范围和标准内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2%;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等。
二、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发生的费用扣除问题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所称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所称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所称政府性基金,是指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三)项所称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第二十七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第二十八条 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除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
答:法律分析: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是要求企业发生的金额要真实、合法,才能税前扣除。具体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合理性原则。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基本原则
答:法律主观:企业所得税的扣除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可以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扣除的费用有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五险一金;规定范围和标准内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企业按规定缴纳的...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
答: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是指企业支付的、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合法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优先扣除的原则。这些支出包括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成本、费用、损失和资产折旧等项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是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原则,也是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核心内容。该原则在征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执行什么原则
答:企业所得税税前项目一般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配比原则,是指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
答: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国家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以外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遵循真实性、...

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这是税前扣除凭证管理的一般性原则。也是会计准则规定的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除税收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外,税前扣除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均应遵循此项原则。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原则,以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即权责的发生为标志,确认本...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费用税前扣除的原则是什么?
答:另一个方面,企业要拥有合法的有效凭证。有效的凭证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财政收据2.税务发票3.自制凭证4.境外收据,企业要注意使用凭证有着一定的范围,这些凭证不能相互的进行混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费用税前扣除原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费用税前扣除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1.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我国...

企业所得税确定税前扣除项目的原则是什么
答: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应符合一下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这是税前扣除凭证管理的首要原则。扣除凭证反映的,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当确属已经实际发生。要求支出是真实发生的,证明支出发生的凭据是真实有效的。在真实性原则中又蕴含着合法性原则,扣除项目和可扣除金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要符合税收法律...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包括哪些
答: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企业确认支出应在当年度一次性扣除,还是按受益期扣除。五、凭有效凭证税前扣除的原则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国税发〔2009〕114号)规定,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不得在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是实际发生的。这是企业所得税课税的前提,要求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能够提供形式和内容都是真实的凭证。企业所得税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即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利和风险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