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类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运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意识,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合作交流,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表格若干份。

   【教学理念】

  1、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创设富有趣味的情境。

  2、根据知识形成规律,激发学生内在学习需求。

  3、根据统计现实意义,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内容。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辨、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引导观察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狗、兔、猴、跳高、长跑)

  2、指出观察到的动物和比赛场地。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激发分类统计需求。

  (1)根据任务要求,选择统计信息。

  为了给运动会提供服务,有两位动物朋友也来到了赛场。它们要根据各自的任务选择信息,进行统计。(板书:统计)

  你们愿意为它们提供帮助,做个小小“信息员”吗?(板书:我是小小信息员)

  电脑放录音:嗨,大家好,我是小小厨师长。今天中午,我要为每位运动员准备一份午餐。我准备了胡萝卜套餐、桃子套餐和骨头套餐,我想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师:谁来帮它选择?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狗、兔、猴)

  要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就要知道什么?(板书:只数)

  也就是要按什么来统计?(板书:动物种类)

  电脑放录音:嗨,大家好,我是小小引导员。我要把参加每项比赛的运动员都带到指定的比赛场地,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师:谁来帮忙选择?你是怎么想的?(整理板书:长跑、跳高)

  也就是要按什么来统计?(板:只数项目)

  (2)添划表格线,形成统计表。

  2、体验分类统计过程。

  (1)初步尝试统计。

  指名学生选择一项信息进行统计。

  明确统计数据的意义。

  (2)独立完成统计表。

  在数学书上填些统计表。

  (3)集体交流各统计信息的意义。

  先看第一张统计表:参加跳高的动物有几只?参加长跑的呢?

  从这张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这在统计中通常称为“合计”,记录在这里。(板书:合计)

  合计是多少?怎么算的?13指的是什么?

  小结:也就是赛场上的运动员一共有13只。

  从第二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这在统计中,可以怎么表示?(板书:合计13)

  怎么算的?13指的是什么?也表示什么?

  比比两次合计,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相同?如果合计不相同,说明了什么?

  小结:看来合计也可以检查统计是否正确。

  计算两次“合计”,填在表中。

  (4)比较小结。

  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小结:像这样,把同样的13位运动员,根据不同的标准先分类再统计(板书:分类),就是分类统计。

  3、感受分类统计价值。

  通过刚才的分类统计,小熊能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了吗?怎么知道的?

  小鹿能把参加每项比赛的运动员,都带到指定的比赛场地吗?为什么?

  小结:分类统计很有用,选择哪种分类标准,进行统计,要根据实际情况。

   三、实践统计,完整构建

  1、独立分类统计,合理分析推测。

  天气问题。

  出示天气情况。

  讨论:可以从什么角度分类统计呢?

  先把分类情况填写完整,再统计。(生统计,师巡视)

  交流统计结果。

  推测:比赛是在什么季节举行的?

  你对比赛安排和服务工作,有什么建议吗?

  2、合作分类统计,发展积极思辨。

  帽子问题。

  出示:一组帽子

  在小组里说说:这些帽子,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统计呢?

  交流分类方法。

  学生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标准分类统计。

  交流统计结果。

  在分类统计中,可以通过合计,初步检验统计是不是正确。但能不能只看合计?还需要检查什么?

  如果要把这些帽子发给运动员,每只动物发一顶。你想怎么发呢?

  3、活动分类统计,完整经历过程。

  奖牌问题。

  出示:4块奖牌

  可以怎样分类?

  仔细观察,你的表格要求按什么来统计?

  明确活动要求:电脑每出示一块奖牌,就要在上面表格相应的形状或种类后面打一个“√”。

  逐个出示奖牌,学生进行活动。

  数出打“√”的个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同桌小朋友介绍统计情况,并检查统计是否正确。

  请一桌来介绍统计情况。

  你喜欢什么形状的奖牌?喜欢圆形的举手,喜欢正方形的举手,喜欢三角形的举手。

  一共有多少人举手啦?为什么?

   四、总结收获,拓展提升。

  1、总结收获。

  2、联系生活,寻找分类统计。

  播放短片.

  刚才的短片中,有哪些分类统计?

  生活中还有哪些,也需要分类统计的?请你课后去找找。

   【教学反思】:

  统计是为了将收集整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做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因此,教学中应着力体现统计的现实意义。为了激发学生“分类统计”的需求,体验分类统计的价值,激发统计意识,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创设合理情境,激发统计需求。设计了“森林林运动会”的主题情境,通过帮“厨师长小熊”和“引导员小鹿”选择信息进行统计,让学生产生将图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的需要。在天气问题、帽子问题和奖牌问题中,也渗透了通过分类统计,可以解决问题、做出合理推测的思想。

  2、经历完整过程,体验统计价值。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经验。在激发学生的分类统计需求中,自然形成两张统计表,自主经历从图中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最后,在对两次统计的比较中,再次体会了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价值,感受不同的分类整理分别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3、丰富统计层次,掌握统计方法。本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统计活动,逐步加深对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数据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第一,让学生体会数据来源地多种方式。一是为学生直接提供数据,如天气问题和帽子问题,二是通过活动收集数据,如奖牌问题。第二,分类的要求逐步提高。在例题中给出了明确的分类标准和具体的分类项目,让学生按不同的项目整理数据。在天气问题中,给出了两种分类标准,但其中一种项目并没有全部列出,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补充完整,再整理数据。帽子问题,则让学生先讨论分类情况,再选择一种标准分类统计。这样的安排,既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按不同分类标准整理数据的方法,又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现实生活,培养统计意识。统计学本质上是研究、分析数据的方法。而很多数据都来源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分类统计是真实存在的。在课堂总结中,通过播放短片,让学生感受到分类统计无处不在,再次体现了分类整理数据的价值,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分类统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三篇)
答:【篇三】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平均分》 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答:【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教材说明: 教材先出示有各种小动物的实际场景图,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通过分类整理成象形统计图,让学生初步学习统计,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习统计时,要引导他们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经历把整理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答:(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3)2496是由()组成。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1...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0以内的分类计数》
答: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0以内的分类计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0以内的分类计数》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积极探索尝试,引导幼儿进...

分类统计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答: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能力。活动准备: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活动过程:(一)复习巩固:1、你能从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答:【 #教案# 导语】《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课稿一 这次说课,选择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计》。下面,我将分...

小学数学的教案怎么写
答:『小学数学教案』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分类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分类》教案 《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2,过...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 推荐程度: 『...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反思
答:《统计》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按照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更好地体会分类思想,下面给大家分享《统计》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教学反思1 《统计》初步知识内容不算很难,但有时比较繁琐,很多都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5篇
答:【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答: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解决问题(一)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