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小弗朗士 和 韩麦尔先生的简介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小弗朗士:天真,贪玩,不爱学习,是根据原来经常逃学;却很爱国,是因为上学前看的告示和上课及下课的变化
韩麦尔:严厉却和蔼,是根据小弗朗士迟到看出来的;他很爱国,是因为上课时的语言、表现及下课的高呼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先写弗郎士上学晚了,加之没有复习好功课,害怕挨老师的“训斥”,因而闪过想逃学的念头。这一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郎士的稚气、贪玩,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后写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这里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强调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写了弗郎士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当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时,就立即想到:“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同时,想到“又出了什么事啦”?说明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铁匠的话,他以为是和他开玩笑,讽刺他,所以他气急败坏地跑进了韩麦尔的院子。这说明他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悬念,为什么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独运匠心,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对刻画性格、情节发展,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他走进教室,平日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和蔼地说在等待他来上课,当弗郎士“稍微平静”之后,注意到韩麦尔老师今天却穿着只有“督学来校视察”或是“发奖的日子”时才穿的服饰;最使他“吃惊”的是课室里坐着许多本村的人,他们“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这一切通过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细的观察,一步紧一步地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再一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在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正当弗郎士对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时候,韩麦尔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说来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作者让它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刚才还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这一段心理活动,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这一层,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弗郎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并且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当韩麦尔老师让他背书时,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当他一句话也拼不出时,心里想的不再是害怕挨老师的“训斥”,而是“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他有了羞耻感。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过去一个字也记不住的文法,现在觉得很容易懂。这使他自己都感到“奇怪”。当他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他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韩麦尔老师对祖国的深情和尽职精神,在“最后一课”中是极其感人的。这个平时严厉的老师,当弗郎士背诵不出分词规则时,他不再“训斥”他,而是沉痛地总结以往的教训:“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时指出自己也有应该“自责”之处。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他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阴谋,赞美法语的优点,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用它作为武器,为法兰西祖国的自由统一而斗争。韩麦尔老师的高度责任感,使弗郎士感到他“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感到他“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韩麦尔老师为了学生们上好习字课,还别出心裁地在字帖上用圆体字写:“法兰西”,“阿尔萨斯”,象征着阿尔萨斯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使弗郎士感到“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韩麦尔老师忍受着离开服务了四十年的本乡的痛苦,认真地教好“最后一课”。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正当每个人的炽烈的爱国热情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而这感人的情景又激动着每个人的心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收操的号声,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老师此刻的悲愤和哀痛难以形容,他“脸色惨白”,到嘴边上的话,却哽住了,说不出来。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两个大字。这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表达了韩麦尔老师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样收尾,使小说的主题深化,同时收到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想像的余地。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

艺术结构的简朴和紧凑。《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弗郎士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小说从弗郎士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作者把普鲁士侵略者颁布禁教法语令,作为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异族统治者强行施教德语,表明它对阿尔萨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弗郎士、韩麦尔老师以及郝叟老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崇高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一课”的结束,情节发展到高潮,并急转为尾声,小说的主题进一步升华。结尾表明:“最后一课”结束了,然而它已经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法兰西一定会重获解放。

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了多种方式描写了人物心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弗郎士所见到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一层感情色彩,它和那极其简洁的直接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弗郎士的心理状态。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有许多地方作者是把心理描写和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的,如弗郎士进教室:“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这些例子看出作者是多么自然、多么贴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刻画的。

总之,这篇小说描写心理活动的段落很多,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心理刻画的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描写心理活动,都准确地把握住了弗郎士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

“烘托”和“重复”的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性格,独具匠心地运用“烘托”和“重复”的手法。为了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作者着意用烘托手法描绘了“最后一课”的庄严、悲壮的气氛。通过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和到学校以后的见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这些不平常的情况,就为爱国主义的主题,烘托了庄严、悲愤的气氛,突出了主题。同时为刻画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铺陈。作者还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不同,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这句话,像珍珠一样贯穿全篇连成一线,光芒四射,从而加深了主题,同时,对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选自《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小弗郎士---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一所小学的小学生,他贪玩儿,不专心学习,经常迟到,在得知普鲁士军队占领了家乡,再也不能学习法语了,他的爱国之心被唤醒了,这节课上得很认真。
韩麦尔----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法语教师,从教四十余年,热爱祖国,敬业爱生。地区沦陷使他失业了,他怀着悲痛上了最后一节法语课。

小弗郎士---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一所小学的小学生,他贪玩儿,不专心学习,经常迟到,在得知普鲁士军队占领了家乡,再也不能学习法语了,他的爱国之心被唤醒了,这节课上得很认真。
韩麦尔----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法语教师,从教四十余年,热爱祖国,敬业爱生。地区沦陷使他失业了,他怀着悲痛上了最后一节法语课。

首先,韩麦尔先生的这节母语课是一堂给文化血缘奠基的课。

语文是心灵之歌,生命之源,思想之根,文化之基,是人类生活的浓缩,是人守望精神的家园。母语更是一个民族思维着的世界,思维着的生活和思维着的历史。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汉语意蕴丰厚,简约凝练。中文更是华人的文化血缘之所系。因此,学习语文于己就是要认识自己从哪里来,知晓自己将往何处去,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就是传承文明薪火,延续文化命脉,打好人文的底色。简言之,学中文就是给自己哺中华文化之乳,就是学做中国人。“应该在我们中间保住她,永远不要把她忘了,因为,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韩麦尔先生仅仅一句话就奠定了他课堂的基调,也夯实了学生人生和人文的底子。

“如果我们只使用英语,导致母语失去她该有的定位,我们将逐渐流失价值观和文化遗产。社会本质将退化,最后人民会失去信心,我们会觉得自己象二等公民,永远都在模仿他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如此说。所以感悟中文优美,体认中华文化博大,把语文上升到家国的高度,每节课都有让学生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度,才是语文教育的真谛。一旦抛弃这个核心理念,陷入枯燥乏味的技术化解析,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语文教学就失去了语文味和灵气。我们要时刻铭记:我们不需要培养一大批语言文字专家和文学家,需要培养的仅仅是一大批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国人。与文本对话,和大师沟通,和心灵共舞,与文化脉动,同民族共生,就自然上好一节学生永生难忘的课了。

其次,韩麦尔先生的这节语文课是一节整合教学资源大气磅礴的课。

这节课韩麦尔先生穿的是“上级来校视察或学校发奖的日子才穿的”衣服,这一细节决定了他的品位,也创建了庄严肃穆的情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韩麦尔先生的板书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是他全部感情的迸发,也为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做了最完美的注解。他的表情、仪态、声音,无不和最后一课的内容相得益彰。这些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到了极致,使课堂效益得到了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有三点。一是他的教具准备的独具匠心。“这一天,韩麦尔先生特别为我们准备了崭新的字摸,上面用漂亮的花体字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我们课桌上的三角架上挂着这些字模,就象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飘扬。”教具的准备创设了情境,又和母语神圣民族优秀联系在一起,环保无污染,焉能不让学生不受干扰的潜心写字?二是,他的课堂早就是亲子共读、社区共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课堂。“在教室的尽头平日空着的条凳上也坐满了村子里的人,”他们在听课在学习,同时也是教学情境的一部分。试想我们的课堂很少向家长甚至向老师开放,更不用说向社区开放了。构建书香校园,打造学习型社会,韩麦尔先生是身体力行的先驱。三是,韩麦尔先生对学生的称呼,先是“我的小弗郎士”,再是“我可怜的小弗郎士”,最后是“我的朋友们”。一个称呼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民主包容,是一种最真诚的平等对话。

王崧舟说“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韩麦尔先生的这节课即达到了无课的至高境界:一切皆母语,母语乃一切。

第三,韩麦尔先生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他坚定的教育信念。

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教育悲情时代,我们的教师浮躁了、倦怠了、茫然了。这样的情况在韩麦尔先生身上也出现过。“我不是经常叫你们放下学习替我浇灌园子?还有我要是想去钓鲈鱼,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了假?”

每个教师都不是完人,教育家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韩麦尔先生马上醒悟了,他用毕生的阅历抒发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过去咱们阿尔萨斯最大的不幸就是把教育拖到了明天。”思想有多远,课堂就有多精彩。在最后一节课中,他的候课、开课、复习、检测评价、文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拼音课、结课,内容充实,忠实的执行了复式班的教学计划。没有因为是最后一节就脱离文本任意发挥,而是用教材教。责任与使命,爱心与真情,坚守与创造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节课之所以是好课就在于:他是用自己的教育激情和教育梦想在上课,这节课他准备了一生。

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也是分享人生。郭元祥教授讲:“教师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 韩麦尔先生把血融入了语文,把信念根植在课堂,上好了最后一课,感动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