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阅读题答案

1、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解释“饱学”意思,再写出两个含有“饱”的成语。
3、哲学家对于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的态度各不同,对于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
4、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是言而无信呢?
5、文中这“最后一课”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1.内容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除去杂草.但却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品德.
2.饱学比喻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饱经风霜,饱食终日.
3.因为后两个学生的处理方法都是彻底把杂草灭绝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给对方留有退路,有赶尽杀绝的意味,是没有人性的做法,哲学家并不认同.
4.不是言而无信.而是已经把答案摆在了那里.他用的完全是启发式教育,想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领悟一些东西.同样的事物,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看法.所以启发式教育远远胜过教条.
5.阅读全文后,我懂得了无论有多少知识,但最重要的是充实自己的道德.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血肉的高尚的人,才不会成为知识的俘虏.成为一个冷血的机器.

《永远的一课》阅读答案为:
1、C;2、D;3、D 。
4、略写了人物活动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通过细节环境气氛 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
5、文章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面对困难,许多人,困难不过如此。
6、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了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欧阳老师的形象更丰满,充实了文章内容,突出了中心思想 。
7、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难忘的一课》。

扩展资料:
阅读方法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有不同类别和层次。
1、综合类,有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
2、 分项类,有解词、释句法,文章结构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法等;
3、 与思维方法结合,有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和演绎阅读法等;
4、阅读笔记方法,有划重点、写标题,编写读书提纲,写读后感及读书心得等方法;
5、按文体阅读,有散文阅读法、小说阅读法、诗歌阅读法、剧本阅读法、科技文阅读法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阅读方法)

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

1.种上庄稼 用美德

2.无论是从表面上除去杂草,还是连根挖出杂草,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不能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

3.要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就要把它改变成良田,种上庄稼。

4.是因为哲学家用一年时间把荒地开垦成农田并且种上谷子而形成的。

5.因为哲学家把旷野改造成农田,已用行动和事实给学生们作了回答,所以他不再赴约去口头回答了。

6.要除掉头脑中错误的、肮脏的思想,只有用正确的、美善的思想去武装。坏的习惯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当代成功学指出,思想指导言行,言行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人的思想思路是多么重要。

是这个吗?但愿能帮上忙。

(1)
本文以一个老师的视角反映出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
(2)
两篇文章都要反映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课堂气氛都是:肃静、庄重。
(3)
祁瑞宣老师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做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日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4)
篇文章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由小见大”即由平常人物或日常小事,反映复杂广阔的社会背景。
(5)
韩麦尔先生想把一切都教给我们,是因为他希望我们记住祖国的语言。而祁瑞宣老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是因为他很悲痛。两者都反映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正宗!!)

1.种上庄稼 用美德

2.无论是从表面上除去杂草,还是连根挖出杂草,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不能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

3.要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就要把它改变成良田,种上庄稼。

4.是因为哲学家用一年时间把荒地开垦成农田并且种上谷子而形成的。

5.因为哲学家把旷野改造成农田,已用行动和事实给学生们作了回答,所以他不再赴约去口头回答了。

6.要除掉头脑中错误的、肮脏的思想,只有用正确的、美善的思想去武装。坏的习惯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当代成功学指出,思想指导言行,言行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人的思想思路是多么重要。

1、“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这一句表达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感情?
2、“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他们已经收操了。”这段文字写钟声和号声有什么作用?
3、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4、小弗朗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1、表达了小弗朗士对敌人禁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很和反抗及其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2、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刻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代替法语。这两点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
3、表达了他内心的悲痛,因国家的沦亡和被占领的残酷现实而陷入加大痛苦中。
4、小弗朗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成熟了,他理解了韩麦尔先生,并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打动,表现了他对老师的热爱,崇敬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