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人民生活的改变

建国六十年人民生活的变化(物质生活)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这么多材料可任选一节.

从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正式批准成立重庆直辖市,到如今短短十年,重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重庆学生,虽然年龄小,了解的历史知识不多,但是我还是有很深的体会。
重庆是座山城,山高地不平,历史欠帐多。十年前,重庆交通非常落后。没有条件骑自行车,人们上班、上学除了步行,只有公交车,然而当时车少,路少,有人说重庆乘坐公交车是“几内亚”(挤、累、压)。记得一次妈妈带我乘车我被挤哭了。好不容易上了车,又会经常堵车。原来当时重庆长江、嘉陵江上只有两座大桥与江北、南岸连接,渝中区也只有两条道路与外界相连。马路狭窄,过江很多地方还要靠轮渡和车渡。出门也是一件难事。建筑也很落后。主城区当时随处可见吊脚楼,破破烂烂,大刹风景。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
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重庆人民奋发图强,以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今日的新重庆。如今环城高速、渝涪高速、渝黔高速、渝合高速相继建成,渝怀铁路也于近日通车。一条条金色的大道将重庆和全国、全世界连接得更紧密。市内交通也今非昔比。轻轨较新线的开通使公交车压力大为减轻。无数立交桥、天桥、地下通道使人、车通行更加快捷、安全。而且重庆在十年间新建、扩建了几十座大桥。据桥梁专家介绍,重庆桥梁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重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桥都”。如今的重庆,每一天,增加的机动车数字达500多辆。如今的公交车不仅数量多了,质量也大大提高了。重庆已经有了许多中级车,还有不少高级车。坐车非但不象以往那样拥挤,反倒成了享受。
重庆能够在十年里迅速建起大批高楼大厦,一座座30层、50层、60层的楼房拔地参天,人民的居住环境迅速改善。最难忘的是我们学校的变化,十年里我校新建了漂亮的塑胶球场,添置了电脑和许多电教设备。坐在教室里,听到老师介绍新重庆的变化,我们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每当华灯初上,登高远眺,只见万家灯火,亮若繁星,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高楼灯光倒映入江中,水面流光溢彩。渝中半岛和江北、南岸遥相呼应。这时我就会由衷地自豪,这就是我们的家乡,直辖十年、突飞猛进的新重庆!我长大了,也一定要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

  十年 我们生活中的变化

  十年对一座城市来说,对于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只是弹指之间,就在这短短的弹指之间我们所居住的美丽达州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这变化让人惊讶,让人难以置信,这难以置信的变化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我们每人的眼中、身上、身边和生活中。十年前,达城还是一座不知名的边远小城,十年后,达城已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中国西部气都,是川东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为了记录达州建市十年来的变化,反映这十年来的变化,我们采写了一组反映老百姓生活变化的稿子,从这些生活的变化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足……
  一、行: 十年交通达州通江达海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行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1999年达州市建市以来,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交通网络覆盖面、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和总量、交通发展速度都取得历史性突破。今日达州,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交通的巨大变化。
  昨天:道塞民众受煎熬
  解放初,原川北达县专员公署(现达州市)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没有一辆客车,没有一处站场,唯一运输方式是小木船,全靠人背牛驮。1952年全区成立第一支兽力(牛拉车)运输车队,1954年小船投入货运,1955年仅有汉渝、川渝两条又窄又陡、弯急坑多的劣质烂路336公里,标准低、等级差,平均行车时速17.6公里。
  今天:苦战路通天地新
  78岁的原达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强荣章,一谈起交通的发展赞不绝口:现在我们的县乡公路,比10年前的国省公路还平坦、宽阔、畅通,过去的公路大多是“裸体”,安保设施奇缺,若出一次重特大交通事故,汽车就像箱里的豆腐滚下岩,现在的公路标志标线、安全防护、加水加油、修车购物等服务设施样样俱全,真是今非昔比呀!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进了大山深处。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达州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彻底宣判了“乘车难”的死刑。当人们穿山越岭驰骋在条条高速公路上,对面驶过的进口车、重型车、高档豪华客车威风凛凛;当人们跋山涉水行进在乡村公路上,鸣着响笛的中巴车、出租车、私家车牛气冲天。
  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万公里,其中有高速公路107公里,国道362.6公里,省道570公里,县道2612公里,乡道4219公里等。桥梁2026座、58009延米。
  明天:未来枢纽不是梦
  通过5至10年的奋斗,达州将建成全省重要的区域性次级枢纽,成为四川通达沿海经济区、联动东部的“桥头堡”,直下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建成秦巴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秦巴地区东至长三角、南下珠三角、西到天府腹地、北上中原的重要交通节点。
  到2015年,计划投资700亿元,建成梁平-大竹-渠县-南充高速公路、达巴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区到各县(市)1小时到达。
  到2020年,计划投资1200亿元,开工建设重庆到达州城际铁路,建成达州市绕城高速公路、平昌-广安、开江-大竹、万源-通江、万源-城口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90公里;建成“五纵七横”干线公路2800公里;完成河市机场迁建任务、建成国家运输枢纽站场9个、市县级客货运站场11个。达州境将建成10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1个机场、1条水运出海通道,形成秦巴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二、衣: 从裁缝店兴衰看十年变化
  十年前,达城的裁缝店生活兴隆,门庭若市。如今,裁缝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年轻一点的朋友甚至已经不知道裁缝店为何物?
  近日,记者来到达城的裁缝店了解了它们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历程。在与裁缝店老板的交谈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达州经济社会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做衣服的生意大不如前
  前不久,记者走进了达城三圣宫小北巷一家名为宏泰服饰的裁缝店。这家裁缝店面积不大,记者目测了一下,大概仅有10来个平方。店内的面墙上挂满了以灰、蓝、红、黑颜色为主色的布匹和一些成品西装,棉衣等。
  “做衣服啊?”看到有人走进店内,老板立刻笑脸相迎。当记者表明来意后,老板爽快地给记者介绍起了他店子的经营情况。
  这家裁缝店的老板姓杨,已经在三圣宫小北巷内做了十几年的衣服。如今到他店里的生意很一般,来做衣服的也只要是中老年人。然而,在十年前却并不是这个样子。杨师傅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大人、小孩,无论哪个年龄层,无论做什么工作的,到裁缝店做衣服的都很多。“那时候,几乎天天都有人来订单,为了及时把衣服给顾客赶做出来,很多时候还要通宵达旦地干”杨老板说,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年轻的朋友都喜欢更时尚、更个性的时装了,定做衣服顾客也就自然不如从前了。
  裁缝师傅大都进了服装厂
  由于生意不好做,当年和杨师傅一起开裁缝店的朋友大都南下打工进了服装厂,有的缩小了店面做起了修补的活计。杨师傅说,他是因为做了十几年的生意积累了不少顾客资源,同时也为了照顾正在上学的孩子,才坚持把店开了下来。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杨老板如今甚至还怀着一丝忧虑:“说不定哪天,我们生意也会做不下去,被淘汰出局呢。”
  达城的裁缝店是越来越少
  位于达城烽火巷内的一家名为李虹兵服装店的李老板有着20多年定做服装的经历,对于裁缝店的发展历程,李老板更是了熟于心,侃侃而谈。
  李老板给记者详细介绍了达州裁缝店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裁缝店开始在达城兴起。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裁缝店生意走到了顶峰。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受到成品服装市场的冲击,到裁缝店做衣服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了,昔日门庭若市的裁缝店逐渐冷清下来。
  据李老板透露,目前,达城没有新增一家裁缝店,曾经有新开的也都很快开跨了。“如今是跨一家就少一家了啊”李老板感叹道。而李老板之所以能一直撑下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和杨师傅一样,那就是时间做得长,回头客多。虽然这个行业走到今天已不景气,但他依然执著于这份事业。李老板说,为了留住更多的顾客,他一直还在坚持学习新的技术、新做法,以便能制作出款式更丰富、更时尚的服装。“这可能算是最后的挣扎吧”李师傅打趣地说。
  三、玩: 十年“玩”法大不同
  “玩”是人的天性。“玩”会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玩”的变化不仅与生活的贫穷和富足密切相连,也彰显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
  时下,走到达城的公园、广场、路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悠闲自在地玩儿。记者于日前来到达城滨河路,与“玩”者们畅谈“玩”法,倾听他们讲述建市十周年来,达州“玩”的日新月异。
  “玩”的日新月异
  周波:孩提时,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在河边嬉戏、游水、钓鱼、挖水坑、过家家。没有手操遥控玩具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飞驰,只有爸爸做的铁环供我在院子里跑圈圈;没有各色各样的网络游戏和PSP游戏机伴,只有小霸王游戏机上的《超级玛丽》和《魂斗罗》。
  十年过去了,我也成家立业了。如今街上电影院遍地开花,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电视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想看的电影和动画片;小朋友们玩的是轮滑、滑板,小小的身躯帅帅地滑动在各个广场小区上,比我们那时候骑个三轮儿童车还威风;他们坐的是汽车,而不是“凤凰牌”自行车的前档“宝座”。我们都有一个童年,而我们曾经的童年和十年后的孩子的童年却又是那样不同。不管是那时的我们,还是现在的孩子,我们都只是个孩子,但是娱乐方式和生活条件却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以后的孩子会生活得更好,我坚信!
  现在我们很会“玩”
  谢云华:回味一个“玩”字,它不但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也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文化素养、消费观念关联很大。十年前,我们缺少玩的文化氛围,缺少玩的硬件建设,缺乏玩的软件开发和宣传,玩没有市场。之所以很少“玩”,究其原因,一是玩不起。要赡养父母、抚养子女,长时期处于经济紧张状态,连温饱问题都不能得以解决,谁玩得起?二是不敢玩。眼界狭窄,认为玩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谁还敢玩?三是不会玩。
  我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房子、车子、票子样样不缺,享受着安乐日子。我也退休了,有大量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现在,达城各大宾馆、酒楼、娱乐场所数量猛增,人们的消遣方式、质量也跟着丰富了。我和老伴偶尔会跟亲朋好友吃吃家宴,唱唱卡拉OK,还“玩”起了旅游。祖国大地,无数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地方现在像做梦一样能够实地走一走、玩一玩了!以往因为生活所迫,我们一直心无旁鹜地工作,就像拉车,从来也顾不上欣赏人生路上的美好风景。如今我们才真正品尝到了“玩”的心情,“玩”的品味,“玩”的快乐与幸福。也正是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经济社会的繁荣与昌盛。
  四、食: 十年间市民吃的“变革”
  夜幕降临,州河岸边仙河路,好吃街,南门口……灯火闪烁,各大餐馆、千家万户正飘散出阵阵饭菜香。餐桌上,菜肴溢出的香气,与十年一样诱人,但是在十年间,我们的餐饮也经历了一场“革命”,不断改变的它从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便捷、更加丰盛了。
  达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首先体现为饮食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与前几年相比,虽然“吃”依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其含义却发生了诸多变化,重搭配、讲营养、求方便,已成为居民家庭食品消费的共识。应运而生的各种方便、快捷的成品及半成品食品,不仅使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吃”的内容与方式。
  悄然改变中的“吃”
  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人们更注重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受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当然最重要的是,卡路里含量够低。 同时,牛奶的发展也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更有“每天一杯奶,健康一代人”的口号叫响华夏大地。
  过去的人们喜欢买冷冻室大的电冰箱储存鸡鸭鱼肉,现在也开始讲究食用富于营养的鲜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带着露水的嫩黄瓜,空运来的鲜荔枝,放在餐桌上还在甩尾的活虾,叶子翠绿的鲜桃,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已经到来的“快餐时代”
  不管是超市里,密封包装的速食,还是城市中心林立的快餐店里;不管是只需几分钟就可以享用的汉堡包、盒饭,还是回到家中,很快就能吃到的方便面。因为追求更多工作时间,更高工作效率而产生的快餐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的三餐,改变着我们的饮食习惯。然后,伴随超快速度而来的也有食品味道的单一化、内容简单化,甚至是传统美食的消失。
  特别是快餐中的西式餐点比如炸鸡翅、薯条、汉堡等油炸食品因为油脂、糖分含量高等因素一直饱受争议。当然,偶尔吃点无妨,但长期大量食用则对健康有害、尤其是祸及儿童。油炸食物热量很高,因为油脂的共同特点是含热量高,100克植物油的热量高达869千卡,16粒油炸花生米就含有45千卡的热量。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许多小胖子,他们的共同嗜好是吃炸鸡翅、炸鸡腿。
  “民以食为天”表达的是中国人对食物由衷的喜爱与尊重,中国饮食文化对“美食”的要求是———色、香、味、质、器俱佳,给人以多种感官上的享受,但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是鱼香肉丝还是鸡腿汉堡,只有真正重视营养的餐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食”,还能经受时代的考验,陪伴我们到下一个十年。
  五、住: 十年间住房由“忧”到“优”
  如果说家是幸福的港湾,那房子必是幸福的源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历来是老百姓的理想生活。建市十年来,达城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裕,住房亦愈加宽敞、舒适……从“忧”其居到“有”其居,再到“优”其居,我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小蜗居到跃式洋房
  每天清晨,在达城滨河路,总能看到一个精神健硕的老太太在锻炼身体。她就是今年60岁的刘奶奶。刘奶奶丈夫早逝,她现在和儿子住在州河花园里的一套140余平米的跃式住房中。
  周末拜望,刘奶奶正在家认真地观看《蜗居》,那部正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家里以前的住房就跟电视剧里的差不多……”聊起近十年住房的变化,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刘奶奶是原纺织厂的退休工人,婚后她和丈夫一直住在厂里分给他们的一套不足40平米的宿舍里。“那时候压根就没有客厅的概念,家里就刚好能摆下两张床,厨房、厕所都是和其他邻居共用的,春节时亲戚来了,都只能到外面旅馆里去住。”儿子出生后,狭小的房间显得更窄了。
  随着改革开放,刘奶奶家的经济条件也一步步得到了改善。1999年,她家搬进了二马路的一套80余平米的新居中,她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客厅。7年后,刘奶奶在外经商的儿子回到达州,便在州河花园里买下了这套140余平米的大房子。“你看,这房子光线强,通风也好,光是我的卧室就有20多个平方,这要在以前,敢想吗?”回忆过去,想想现在,刘奶奶感慨万千。
  在达城,像刘奶奶一样,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的市民还有很多很多。
  从“打游击”到经济适用新居
  对于家住在达县南坝金华社区“惠民一区”F栋的黎玉勇来说,以前的生活就是租房过日子和不停搬家。
  回忆起以前租房的日子,老黎用痛苦不堪来形容。那时老黎还在洲河水泥厂上班,妻子胡小蓉没有工作,还有个在念书的儿子。“为了省钱,我们租住的房屋都是达城的老房子。”老黎说,房间阴暗潮湿,密不透风,就二三十个平方米,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最恼火的是没有卫生间。
  最让老黎受不了的,还是搬家。“遇上房东要收回房子,或是无理加价的时候,我们就只有搬家了。”老黎说,“四处打听哪里有便宜的房子出租,再不就是走街串巷地看租房广告。到了搬家的时候,什么锅碗瓢盆、煤气炉子……杂七杂八的东西混一块儿,好几大包,从城南到城北,全是自己肩挑背扛,那滋味,两个字,痛苦!”
  “买房!一定要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老黎的心里无数次产生过这样的念头,他也曾在达城一些新楼盘外徘徊良久,然后鼓足勇气跨进售楼部的大门,可每次都是垂头丧气地出来,“房价太高了,哪里买得起。”买房,成了老黎心中的一个梦。
  2007年,我市正式实施经济适用房。老黎得知这消息后欣喜万分,立即申请了一套均价仅1080元/平方的经济适用房。当年12月,老黎一家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住进这样漂亮的套房,是我们这种低收入家庭多年前不敢想的事!”谈起自己住房条件的改善,老黎一脸感激。我市每年还将建设一定规模的经济适用房,相信,会有更多低收入者,拥有自己的房子,拥有自己的幸福。

伟大的十年变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以及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改 ...
答:发生伟大十年变革变化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

谈谈我国十年有哪些变化
答:关于谈谈我国十年有哪些变化如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会上介绍,这十年,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生活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居民人...

新时代十年的变化
答: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近一亿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岁。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体系。人均预期寿命冲75.4随提高带77.9岁。三、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我国...

十年来民生有哪些变化?
答:到2021年底,我国已有13.6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超过13.52亿人持有社会保障卡,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我国有14亿多的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把稳...

中国近十年来的变化
答: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化。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总的来说,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在经济、科技、政治、社会和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实力,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近十年人民生活的改变
答:国企变成了私企,公房换成了洋房,公车换成了私车,电视换成了平板,财富增长了若干,手机换成了 3 G,拨号换成了宽带,北京建造了城铁,奥运也走到我国,民工讨到了薪水,职工们脑膜然下岗,开户超过了一亿,房价上涨了N倍,广播开办了论坛,中国加入了世贸,社会具有了和谐,国足变成了傻 X,

在过去的10到15年里,有什么发明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呢?
答:在过去的10到15年里,有很多发明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一些明显的例子包括:1.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信息和使用各种应用程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2. 高铁:高铁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快速、更方便地出行,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3. 微信:微信...

我国生活有什么改变?
答:近年来,我国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科技带来的便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互联网、智能手机、支付宝等科技产品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购物、支付、社交等活动。2.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生活。城市的基础设施...

十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在广州的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老人,其乐融融游乐的一家三口。公园免费让市民越来越贴近绿水青山。今天,在211个公园里面,广州免费公园达168个,约占总体公园数量的80%。而在10年前,免费的公园寥寥可数,如人民公园、青年公园等。公交车:多坐可打折 公交车没有涨价,成了各地市民...

未来十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什么改变?
答:1、电子科技和军事上,飞速发展;2、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3、车祸、电子辐射更多,平安健康成为人类主攻追求;4、农村家庭完全普及轿车、电脑,电视普及3D;5、农田越来越少,建筑越盖越高,住房仍不能完全解决;6、环境仍将持续恶化,灾害性天气增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