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郑振铎和《最后一课》都德写的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郑振铎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什么不同点?

郑振铎和都德的《最后一课》同样的题目,同样的亡国身份,但有不一样的地方:
1、不一样的基调,不一样的氛围,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的感受与思考。
都德的《最后一课》,从一个孩童的角度出发,重点描绘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色彩斑斓”的感情变化。故事性和戏剧性强,在相对轻快的氛围中带来讽刺性的思考。郑振铎的《最后一课》从大学教师相对沉稳,义无反顾的视角出发,在平凡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兵临城下的压抑与知识分子面对“亡国”的实象,体现出的悲壮,决然。
2、都德的《最后一课》以天真无邪的笔调,在渲染一种浪漫气氛的同时,带出强烈的暗讽;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朴实记事,直抒胸臆,表达出对不作“苟全”之梦,在牺牲时义无反顾的气概进行赞美。
3、从文章的立意而言,二人赞扬的是同一种品质,叙述了不同的年轻人在不一样的环境下或等到“最后一课”才醒悟(当然,这不是小弗朗士的错),或用自己的醒悟来为“最后一课”定下基调。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是在压迫中苟且残喘,还是尽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新生”。
郑振铎的文章更符合中国人含蓄的特点——不在五颜六色地迸发出的情感中发泄情绪,表达思想,而是在平淡的故事与悄然的过程中蕴育着无数人思想的硝烟,最后酿成惊世骇俗的“战争”。
4、都德《最后一课》以热爱祖国语言来表现爱国情感,郑振铎的《最后一课》通过随时准备反抗敌人的侵略来表现爱国情感的。
都德的《最后一课》: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1912年被胡适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内涵,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现代作家郑振铎(1898-1958)的散文作品。
口头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见得便是杀身成仁的志士。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地倒下去,默默无言。

相同点:
选材:从一件特定的小事——“最后一课”入手去表现爱国主义的大主题。
人物描写技巧:突出细节描写;从外貌、语言、动作、环境等方面去着力刻画人物内心。
不同点:
1、都德《最后一课》以热爱祖国语言来表现爱国情感,郑振铎的《最后一课》通过随时准备反抗敌人的侵略来表现爱国情感的。
2、都德是从小学生的角度写,郑振铎是从大学老师的角度写;
3、人称不同,一个从孩子视角观察描写;一个从大学教师的视角描写
4、《最后一课》题目相同但“课”的时间长短不一,概念不同。一个是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拼读课四节课的集合,从早晨到中午“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共半天时间。
而郑振铎的“课”一堂课不到,因为“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立即停课”。

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都运用了景物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信任与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