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009-2010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这位同学,请注明您要的资料是什么版本的。不同版本或不同区域的教材内容都不一样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B(2分) 2、D(2分) 3、A(3分)
4、(1)潇潇暮雨子规啼 (2)晨兴理荒秽 (3)决眦入归鸟 (4)水中藻、荇交横
(5)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6)孤帆天际看 日暮乡关何处是(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者,该空不得分。)
5、(1)十六岁女孩坚强地与生活中的种种挫折、磨难做斗争,战胜了困难。(1分)
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勇敢面对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2)震撼:指人们对施丹丽的举动感到震惊,并为之感动。(1分)
风雨飘摇:在这里指家庭遭遇种种变故后难以支撑。(1分)
失去翅膀:指女孩在车祸中失去了部分肢体。(1分)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 他意志坚强,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顽强奋斗,有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或:这个人物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1分)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统一答案。只要能表达出对施丹丽的赞扬、鼓励即可。(2分)
示例:施丹丽,你好。你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感动,你这种面对困难决不放弃的勇气和毅力深深感染了我,我以后要以你为榜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统一答案。必须用上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2分)
示例:生活中总会有磨难,总会有坎坷,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挫折,只要我们坚强面对,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向你展开她的笑颜。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6分)
6、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2分,回答出前三点即可,答出两点1分,三点2分)
7、选文采用了总分结构。(1分)
8、作者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或历史)(1分),桥的规模(或者结构特点),设计和施工的四大特点(1分,答出一点即可),最后介绍了桥的设计者(1分)。(共3分)
9、不可以。“当时”限制了时间,说明与赵州桥修建同时期的其它桥相比,它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如果去掉,表述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够准确;“可算”限制了程度,如果去掉语气十分肯定,表达不够准确、周密。(4分,必须分别具体分析两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10、举例子(1分)
例子:《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1分)
作用:用有史料记载的“旅人桥”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真实可信。(2分)
或:例子: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1分)
作用:列举了两座不同省份的有代表性的著名石拱桥,具体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成就的杰出,增强文章的可信度。(2分)
11、不能。因为四个特点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的,这样介绍条理清晰,特点鲜明。(2分)
(二)(14分)
12、(共4分)文中写了两次喝彩:(1)“我”为种花女主人精心守护留给女儿的玫瑰的慈爱真情喝彩。(2分)(2)粗鲁的同桌在“我”作文评比受挫时发出愤怒的声音,用反语表示对“我”的喝彩(或者同桌为“我”被否定的作文喝彩)。(2分)
13、不矛盾。“晶莹剔透”指种花女主人脸上慈爱的神情、挚爱女儿的真情纯净、美丽,“早衰”“粗糙的”手写出她外表的苍老,劳作的辛苦,更反衬出了她真情的可贵与美丽。(3分)
14、每一声喝彩意味着犹豫、困难时的一种支持、肯定、鼓励,可以给人振奋的力量,使人鼓起信心,走出人生的低谷,变得完美,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这喝彩其实是一种爱与温暖的力量。(2分)
15、示例:A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生活中人们犹豫不决时的心态和喝彩声对人产生的重要影响,语言极富哲理。(这句话点出了喝彩的重要作用,引出下个事例的叙述,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答出任一点即可)(2分)
或:B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朋友比作自己生命中明媚的阳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同桌的喝彩给了我信心,带给我温暖与感动(从内容方面赏析此句也可)。(2分)
16、开放性试题,无统一答案。第一问如果回答喝彩过,应简要写出自己为别人喝彩的事例;(1分)第二问要点:喝彩的激励作用,真诚地多为别人喝彩。(2分)
示例:学校运动会上我为虽然落后但依然坚持冲向终点的同学喝彩。读完本文,我明白了真诚的喝彩是困境中的臂膀和希望,能给人力量和信心。我们应该拥有博大的胸怀,真诚地为别人的亮色喝彩,使对方更完美,使生活充满爱。
(或:生活中,我很少为别人喝彩。读了本文以后,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会给别人更多的喝彩,因为我的一声喝彩,可能会让人更有勇气走好以后的路,给予人温暖,给与人鼓励,让我们的生命绽放更美的花朵!)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17、①蕃:多。 ②植:立。 ③亵:亲近而不庄重。 ④宜:应当。(每空0.5分,共2分)
18、(1)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分)
(2)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2分)
19、“君子”应该是身处污浊的环境中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豁达的人。(2分)(或:君子应该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应该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20、开放性试题,无统一答案。(3分)
示例:我喜欢喇叭花,因为它外表柔弱,却非常坚韧,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勤奋地向上向上,绽放自己,迎接朝阳。(我喜欢梅花,因为梅花默默的独自在冬日绽放,从不争春。在冰天雪地中尽显自己的铮铮傲骨。它是花中的英豪。)
21、征蓬 归雁(每空1分,共2分)
22、茫茫无边的大漠上,远处的烽烟直冲霄汉;没有山和树,一条大河横贯其间,蜿蜒流淌,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悬挂在大河上空,显得格外硕大。
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巧妙地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孤寂情绪。
(或:这两句诗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非常讲究画面美。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概括性极强。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
(2分。侧重于描写诗句勾勒的奇美画面,或者侧重于赏析诗句的意境,均可得满分。)
四、作文(50分)
一类 45—50分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生动得体,简洁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书写规范、干净。
二类 40—44分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较生动得体,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有一定详略;书写规范。
三类 35—39分 内容较具体,有一定真情实感,中心较明确;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不够得当;卷面较干净。
四类 30—34分 内容较具体,缺少真情实感,中心不够明确;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卷面不干净。
五类 29分以下 内容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得体,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书写潦草,卷面较脏。

我有答案,不过是福建的啊

11

跪求八年级上册(2010-2011)寒假学与练(浙江教育出版社)答案
答:跪求八年级上册(2010-2011)寒假学与练(浙江教育出版社)答案 快者分大大滴,劝的或说买的表烦... 快者分大大滴,劝的或说买的表烦 展开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拜璇隽df 2011-01-28 · TA获得超过201个赞 知道答主 ...

2011年8月份的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的诗四首和课后十首古诗是什么,都写的...
答:“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说认为山西村坐落在花团锦簇之中,“柳暗花明”是山西村周围的环境;一说认为“柳暗花明”是比喻的说法,“柳暗”比喻路上的曲折,“花明”比喻终于找到了山西村。 《长歌行》(八上课外)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

1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同步检测——SMJ(十五) 上册 期末...
答:匿名用户 2011-01-17 展开全部 dd 参考资料: d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2-01-13 2011学年的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同步检测——SMJ(... 62 2011-02-25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同步检测——SMJ(... 2 2010-07-08 200...

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教案
答: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答: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 八年级 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一)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悦的样子 具答之 详尽 咸来问讯 都 率妻子邑人...

2011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作文会考什么题目
答:1.收集阳光(2010年余姚子陵中学)2.和平?战争?(2009年余姚梨州中学)3.爱在何处 4.为自己喝彩 5.---是一道风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有哪些古诗?
答: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枝奇葩,我国中学教材就有大量古诗,如何教好古诗是困扰每个 八年级 语文教师的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十首,希望你们喜欢。八年级上语文古诗十首 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全部古诗词
答: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诗词 (一)课内古诗 【望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杜甫 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答:导语:知识点是我们明确学习内容的关键,下面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欢迎参考! 一、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1、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3、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用法。 二、第二单元:爱的旋律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汇总
答: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共有18首,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等等。1.《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