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原文: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扩展资料:

《走月亮》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乡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副山村月夜图。写出了着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读者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的境界。

通过描写“我”和阿妈手牵手在月光下漫步,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及体验到的无比欢愉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走月亮的第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月亮升起,“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写“我”和阿妈之间的亲情。

走月亮这一课第三自然段风俗一词具体指什么?
答:“风俗”一词在文中指的是在月光下下散步的情景。原文: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走月亮》一文通过描写“我”和阿妈手牵手在月光下漫步,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及体验到的无比欢愉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关于作者 吴然,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宣威县人。

走月亮课文分段及段意
答: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具体描写了怎么“走”月亮的。课文原文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

小学生四年级巜走月亮》分段意思
答:《走月亮》分为四部分:1、第一部分(1—3):交代了走月亮的时间、地点。2、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3、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4、第四部分(8—9):具体描写了怎么“走”月亮的。

走月亮的第三自然段中,稻谷像银毯。
答:1、低垂这头,形象地写出了稻穗的丰盈和沉甸甸。2、稻田比喻成银毯,写出了稻田的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答: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我”和阿妈在村道上走月亮。作者具体地写了果园、沟水、稻子的田园风光。在这里,“我”想到了阿妈种庄稼,“我”找兔草、吹蒲公英的情景。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写“我”和阿妈之间的亲情。讲故事讲与不讲,只要和阿妈在一起,都是幸福的,美好的。

走月亮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答:第1-3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第4-5自然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6-7自然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第8-9自然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怎么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概括段意
答:第四部分(第8、9段)写感受。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题目解读】走月亮,是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风俗习惯。中秋夜妇女圣装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时为了增加趣味性,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时不仅需要...

走月亮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第二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描写了月盘的明亮、月光的柔和、月亮照亮了万物。《走月亮》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第二篇课文。《走月亮》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