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土鸡养殖技术管理要点及鸡的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一、饲养管理要点
林下散养土鸡,必须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所谓科学饲养管理,就是根据鸡的不同饲养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行供给,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利因素的刺激,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1、进雏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对育雏室要进行一次认真消毒。密封性好的雏室可采用高酸锰熏蒸消毒。无法进行熏蒸的可采用3%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采用地面平育的要铺一层垫料(如锯末谷壳等,要求是经过消毒,无有毒物质)。备齐足够的用具。如食盘,水盘(槽)等,并经过消毒。预热。进雏前要对育雏室进行预热。
2、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
严格控温:购进刚出壳的小鸡,第一周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下降2℃。
先供水,后供食:
刚购入的小雏,因运输途中饮水困难,大多体内水分不足,加之入室后温度较高,加速水分的蒸发,必须先给饮水(必须是凉开水,并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和1%的食盐)。间隔一会(约半小时)再给喂食(必须是小鸡配合饲料)。
密度不宜过大:
育雏室小雏密度过大,不利于吃食、饮水和自由活动,势必会影响生长。因此,要控制饲养密度,在2周龄以内的雏鸡要保证50只-70只/平方米的密度,到了3周龄-5周龄的时候,将密度控制在30只/平方米,可以根据季节、气候等进行实际的调节。
光照要求:
育雏室要有充足的光线,尽量能让太阳照入。光线太弱的育雏室应安装电灯,但功率不能太大,一般应为小灯多点安装。否则光线过强会发生恶癖,太暗了不利于吃食、饮水和饲养人员对鸡群的观察。一般育雏室按3.3平方米10W普通灯泡一只为宜。
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雏鸡新陈代谢旺盛,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因室温教高很快产生大量氨气,这些不良气体,蓄积过多对雏鸡生长不利,二氧化碳浓度增至15%就会出现昏睡,超过17%则会引起死亡。允许浓度为0.2%以下;氨气浓度升高于20ppm就会引起肺水肿、充血和其他疾病。更高时刺激黏膜,引起流泪,流鼻液,并诱发上呼吸道疾病。氨气的允许值为10ppm(1ppm=1mg/kg=1mg/L=1×10-6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或者溶液浓度)。因此,育雏舍应该通风换气。有对流窗的要定时换气。无对流窗的应装换气扇定时换气。但同时应该注意进气不能过大,以防突然降温引起小鸡着凉感冒。
及时分饲:
单室育雏群体不宜过大,7日龄前每群300—500只为宜。同日龄的同品种的鸡若个体差别、强弱差别明显,要分开饲养。不同日龄的雏鸡不宜混群饲养。
按时防疫:
育雏阶段的防疫工作很重要,必须按时防疫。按照我区鸡病的发生情况,做好相应的防疫措施。
3、林下饲养阶段管理:
在雏鸡培育30天左右的时候,大约也就是体重在1斤左右的时候开始转入大棚饲养。开始适用于野外放牧,刚开始放牧的时间要短一些,以后逐渐的延长,范围也是由近及远,逐渐扩大范围,使鸡群适应放养。搭建一些简易的避阳棚,同时放置饮水器。目的在于高温、暴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可以帮助鸡群来遮阴、休息、饮水等等,降低意外情况对鸡群所造成的损失。要严格控制放养的范围,密度不要过大,可用丝网将放养区隔开。在放牧期间,要加强巡视的频率,避免鸡只逃跑,可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二、鸡的常见病的防治
1、常见普通病的预防和治疗
硬嗉症:
为小鸡常见的一种病。表现为嗉囊胀大,触摸坚硬充实,有时充满气体。
原因:
小鸡吃食过量或食入难消化的东西,如布块、塑料纸、大块石料、骨块等难以消化的异物积于嗉囊中导致。
治疗:
若为饲料积食可用手轻揉,并注入少量糖盐水即可慢慢恢复。若为异物性的严重阻塞则应采用手术疗法,即用刀将嗉囊切开,取出异物后消毒缝合即可。
一般性肠炎:
该病无传染性,表现为个别鸡只消化不良,腹泻等。
原因:
可能是个别个体消化功能下降,或对某些饲料不适应等。
治疗:
给饲料中加入酵母片,维生素B12,土霉素粉或磺胺类药,连续喂2—3天即可。
外科病:
如骨折、食道阻塞、皮肤外伤等,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按外伤处理方法进行治疗。
2、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鸡常见的传染病很多,如:
鸡新城疫、霍乱、鸡白痢、支气管炎、喉气管炎、鸡痘等病。但鸡的这些传染病重在预防,也就是前面新介绍的免疫接种。一旦被感染治疗就来不及了,故在此没有必要介绍治疗方法。
3、常见寄生虫的防治
鸡球虫病:
是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2—8周龄小鸡易感。
主要症状:
排带血稀粪,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治疗:
用青霉素按每只6000——10000个单位溶于水中让小鸡饮用(水量以2小时喝完即可)。个别精神较差,饮水量少的要用滴管喂服。
鸡绦虫病:
是一种形似蚂蝗的白色绦虫寄生在鸡的小肠中,引起的以贫血、拉稀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
治疗:
氯硝抑胺(灭绦灵)按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给鸡喂服;可用中药—槟榔煎汁给每只鸡(每公斤体重1.5克)喂服或按比例拌食喂。
鸡线虫病:
主要有蛔虫、腹腔线虫等。
治疗:
用于治疗线虫的药物很多,
如:
齐全打虫星、左旋咪唑、阿维菌素。可按说明书用量给鸡喂服。
鸡外寄生虫病:
鸡虱(羽虱),治疗可用“灭害灵”(又叫灭虱粉)给鸡身、鸡圈、栖架等处喷洒即可。
鸡螨(疥癣虫):
治疗可用杀螨灵涂抹或低浓度药液进行逐个水浴。

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呢?
答:林下生态养殖的要点是什么?1.场地选择:场址一般选择在远离公路的山坡、丘陵及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性良好的林下,尤其具有丰富嫩草、昆虫众多的广阔林地为最佳。这样的环境既为鸡提供广泛的食物来源,又扩大了鸡的运动范围,能较好地提高鸡肉的适口性或鸡蛋的品质。2.建造禽舍,准备养殖器械和饲料:依据...

林地养鸡能够提供鸡生长的自然环境,林地养鸡应注意的哪些问题?
答:因为有的果树,有的产品不适合林下养殖,有的产品适合林下养殖,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分清楚林下养殖是否符合我们当地的要求。林地养鸡可以减少对种植物的肥料,因为鸡粪就是很好的农家肥,这样减少了周边种植物肥料的费用,又可以把鸡粪合理利用。树木的根系发达,深入土壤较深,鸡不会对树木的根系造成...

关于林地养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林地养鸡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阴效果,但还是需要建立一个遮阴棚。虽然在林地有树木遮阴,但还是需要盖一个遮阴棚,避免下雨天的时候,我们所养的鸡被雨水淋到。因为下雨不能够有效的避雨,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所养的鸡出现感冒,这样的话就不大好,还需要进行疾病防控。林地养鸡对选用农药喷洒的时候,一定...

林地养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毕竟在林地里养鸡也在自家圈养的鸡是不一样的,在家里圈养的鸡可以很好的看护,但是在林地里养鸡,看护是很困难的,所以,在选择营地养鸡的场地上,我们需要把养鸡的那一块领地用围栏围起来,对于那些不好看管的林地场地,我们不要选择。二、环境和食物问题 在林地里养鸡注重的是环境和植物的问题。因为...

我想在山林放养土鸡 不知道怎么养?养什么鸡利益回收的快?什么季节合适...
答:二、放养土鸡的管理程序 果园山林养鸡一般分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饲养4~6周,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土鸡进入放养阶段前应在放养地建造鸡栖息棚舍,鸡舍内设置栖架。同时在养殖区以鸡舍为中心,向外架设围网,使鸡在围网范围内觅食,鸡舍放置补饲用具和饮水用具。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

散养土鸡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一是养殖场地选择。散养土鸡养殖场地一般选择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方,如房前屋后或附近的草地、山林、果园等可以利用的地方。为便于管理,建议离家越近越好,因为是散养,场地越大越好,这样鸡的活动空间大,天然食物多。二是养殖场地的布置。场地选择好了,要对养殖场地进行简单的布置。鸡属于鸟类,很多...

土鸡养殖技术
答:土鸡养殖中快速增重方法 一、按1:200的比例将蜂蜜与百益宝em原液200倍稀释液混合给鸡饮食。连饮半个月,可快速催肥。二、取肉桂粉45%、干姜粉25%、甘草粉8%、茴香粉7%、熟黄豆7%、硫酸铁8%,混合加适量水拌入饲料中,每只鸡每天喂0.5克,2天喂1次,连喂2个月。土鸡科学饲养技术 土鸡,一般...

野鸡饲养技术
答:3.激素因素 鸡即将开产时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鸡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增强的因素。即互啄癖现象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情况、鸡群营养情况、疾病、生理习性等综合因素都有关系。二、常见类型及诱因 1.啄肛癖.:①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

土鸡养殖技术有哪些
答: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 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