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什么气候?

我国气候特征是什么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大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大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大复杂多样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大主要特征之二.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大区域)最为辽阔.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大气候具有显著大大陆性特征.

我国的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从气候类型上看,我国东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潮湿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少雨,雨热同期。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所以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也称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今年夏秋发生的两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备受关注:先有7月份的郑州特大暴雨,后是10月份的山西暴雨,多地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但令人疑惑的是, 它们没有发生在传统多雨的南方,而是出现在众人印象中干旱少雨的北方。

为何北方在一向干燥的秋季也开始暴雨连连?我国常年“北旱南涝”的格局正在被颠覆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雨带北移,早有征兆

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 9月以来,北方地区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在连续降雨影响下,黄河9天内接连发生3场编号洪水,都在传统主汛期之外;与此同时,南方则遭受连续高温炙烤,江南中南部、华南中北部高温日数超过20天,10余个省份气温创下历史新高。

一直以来,“七下八上”(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用来概括北方主汛期, 而今年北方的雨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数据显示,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较常年偏早6天;于9月9日结束,较常年偏晚22天;雨量276.4毫米,较常年(136.0毫米)偏多103.2%。入秋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也异常偏多,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

北方异常的降水表现,是否说明我国主雨带正在北移?“自2014年以来,华北雨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多趋势,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分析称, 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型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1950年到1970年只有一条主雨带,主要位于黄河以北地区;1980年开始,夏季降水出现南北两条雨带,且这两条雨带呈同步变化趋势,2010年之前两条雨带均一致表现出南移的趋势,2010年之后雨带又开始出现明显的北抬北扩特征。

南旱北涝?尚无定论

那么,造成今年北方多雨、南方高温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首席郑志海表示, 这主要是受到较为活跃的冷空气活动和偏强偏北的水汽输送的共同影响。强盛且持续的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活跃的冷空气频繁在北方地区交汇,导致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而长江中下游、江南及华南等地则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高温少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部分地区甚至发生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如此偏强偏北的大气环流异常背后,还有推手。“ 这样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海温密切相关。”郑志海告诉记者,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2021年7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又再次开始发展加强,于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于冬季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

历史上的拉尼娜事件容易导致欧亚中高纬环流呈经向型特征,冷空气比较活跃,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容易较常年同期偏北。

“我们不能仅凭一次两次或一年两年中的极端气候事件,来推断气候未来变化趋势,目前从年际尺度特征来看,还不能得出我国北方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变的信号。但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和水循环,使得大气不稳定增大,降水效率提高,强降水更加显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 极端气候事件对全球增温的响应更加敏感,未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变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对区域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还会更大。

北方多雨 注意防范

北方的雨越来越多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室主任王国复表示,相对于南方,我国北方地区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弱, 极端降水可能诱发中小河流域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而北方中小河流域洪水防洪标准相对偏低, 洪水对农业生产、交通设施、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此外,北方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城市内涝防洪标准却普遍偏低,较易发生城市内涝等灾害,也会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面对新形势下的极端气象灾害风险,北方城市该如何防范?王国复建议,在监测预警方面要加强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在信息管理方面需加强灾害管理全过程的信息获取、传播、利用和反馈过程,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

在风险管理措施方面需立足防灾、备灾、减灾、救灾、重建的灾害管理过程,改善极端气象灾害的孕灾环境、降低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增强承灾体适应性和减灾能力,提高对各类极端气象灾害潜在不利影响的应对能力; 最后也需要提高公众综合防灾减灾的社会意识,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我国的气候特点:鲜明的季风特色,鲜明的大陆性气候,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幅员辽阔,最长的母江位于53° N以北,寒温带、崔南沙群岛位于3 °N,属于赤道气候,高山深谷和丘陵盆地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地区四季上洞,南海诸岛终年夏季,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大部分具有鲜明的季风特色。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一年中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交替,这主要取决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海陆的布局。由于大陆和海洋的热特性的差异,冬季寒冷的亚洲内陆形成冷性高气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形成相对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地区的空气流入低气压地区,形成我国冬季的西北和西北风。相反,夏季大陆比海洋热,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地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地区,因此,我国夏天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

明显的大陆性气候陆地的热容量比海洋小,所以如果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大陆比海洋容易气温下降,因此大陆的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被称为大陆性。气候复杂多样: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此外,地形的复杂,地势的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不同的气候类型有同伴、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优劣动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协调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北方地区可以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非常有利。我国的喜温作物种植边界比同级别的地区要高得多。长江以南的“妈妈的故乡”受益于季风气候。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气候,几种类型的气候都占了很大的区域,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扩展资料: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
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我国的气候类型大致有六种: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性、热带雨林。

根据热量不同,东部地区自北而南可分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按水分条件差异,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大体上全国可分为东部季风跃、西北干旱区和青藏尚寒区三个气候大区。

东北属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降水很少。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在150〜250d。夏季短暂,但日照长,雨量相对集中。夏季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

华北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半湿润暖温带气候,季风影响强烈。冬季偏北风盛行,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牟降水大部地区不足700mm,为半湿润气候。黄土高原东部和齿部为半湿润暖温带气候,西北部为半干旱气候。淮河流域降水较多,达800mm,属湿润气候区。

西北地区以温带及暖温带荒漠为主,属干旱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年降水量一般不足200mm,太阳辐射强,照时数长。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1、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包括我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的西北季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季风。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3、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云南南部地区。

冬季风受海陆热力性差异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为西南季风。

气候特点:

(1)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2)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 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草原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雨林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 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旱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 中,形成雨季。

4、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主要分布我国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气候特点:气温年较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较少。

5、高山气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我国的气候有哪些
答:2、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

我国属于什么气候?
答:亚热带季风

中国属于什么气候带?
答:这一系列因素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气候分布。中国季风气候基本特征 ①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干冷、风大;夏季气候湿热、多雨。②雨季开始与结束规律性明显。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③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答: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夏季炎热...

中国气候的类型是什么??
答:2、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横断山脉3000米等高线以东直到台湾。最冷月平均温在0°C-15°C间,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就是秦岭淮河线以北,贺兰...

中国各个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答:中国分为六个气候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1.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地区: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特点:冬季漫长严寒且干燥,夏季短暂温暖且降水丰富,...

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答: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下所示: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2、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

中国地理气候类型
答: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6、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

地理:世界有哪十一种气候类型?中国分为哪几种气候类型以及特点_百度...
答: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6、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答: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点,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2、降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