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琦君的《桂花雨》。

(齐读课题)

2、师:首先我来考考同学们,看看谁能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出示课件:美不美,__;亲不亲,__。 金窝银窝不如_____。

师:你知道这两句话的含义吗?(指名说)

过渡:是呀,在每个人的心中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怪不得琦君的母亲常常这样说──(出示课件: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3、齐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母亲吗?

(学生质疑: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母亲常常这样说呀?)

过渡: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特别)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作者家乡的旧宅院子看看那儿的'金桂。

二、品读课文

1、体会桂花美、香:

⑴ 请大家打开课本,看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细细地去品读,找找看家乡的金桂有什么特别之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这些语句圈出来。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① 桂花的姿态:

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课件出示)

A、明白桂花可贵在不与别的花儿争艳,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笨拙美,更可贵的是有着别的花儿没有的芳香。它有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B、指导朗读:

读出桂花的笨拙美和品质美。

C、引读:

桂花有着这样可贵的品质,怪不得母亲常常说──(齐读母亲的话)

过渡:

家乡桂花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你还从哪儿读出桂花的香?

② 桂花的香飘十里:

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课件出示。)

A、从香飘十里、浸中体会出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的意境。

B、指导朗读:

突出香飘十里、浸。

C、引读:

家乡桂花开时,香飘十里,怪不得母亲常常说──(齐读母亲的话)

过渡:

家乡金桂的特别之处仅仅是香吗?(不,还有摇花乐)

乐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

2、体会摇花乐:

⑴ 为什么要摇桂花: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指导朗读。

⑵ 体验摇花乐: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突出我摇桂花的动作:铺、抱、摇

②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的情景。

③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师:你见过怎样的雨?

(春天的蒙蒙细雨,夏天的串串雷雨,秋天的绵绵细雨,冬天的雪花轻舞)

师:你觉得桂花摇落时象什么样的雨?

(学生各抒己见)

④ 指导感情朗读:

要喊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⑤ 过渡:

收桂花时仅仅是我快乐吗?

品读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⑥ 引读:

每年家乡桂花丰收时,全家人都这么的快乐,怪不得母亲常常说──(齐读母亲的话)

3、体会桂花摇落以后人和年丰的情景:

过渡:

家乡的桂花不仅香飘十里,摇落时让人快乐,它还有很大的用处呢,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引读:

桂花摇落以后──

重点理解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引读:

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给家乡人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怪不得母亲常常说──(齐读母亲的话)

4、体会母亲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⑴ 你觉得外地的桂花真的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吗?

(学生各抒己见。)

(感悟母亲的思乡之情。)

⑵ 你认为母亲还会思念家乡的什么?

说话练习:

外地的环境再好,还是──;外地的生活再舒适,还是──

5、体会我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引读:

每当母亲说这些话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她还会想起什么?

(各抒己见。)

小结:

对呀,远在他乡的琦君无时不在思念在家乡,思念着家乡的一切!

三、课外拓展

1、师生共备思乡古诗。

2、师生共赏余光中的《乡愁》:

⑴ 齐读。

⑵ 师简介余光中。

⑶ 其实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还有很多,课外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下。

四、拓展延伸

童年是多么的美好,那一幕幕回忆都将永驻我们心间

在你的记忆中你有哪些忘不了的人,忘不了的事,忘不了的物试着用你的笔也像作者一样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反思3篇
答:【 #教案# 导语】《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

桂花雨教学反思
答: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 我今后的教学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 桂花雨教学反思篇2 第一次接触桂花雨这篇课文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老师布置我们为《桂花雨》一文设计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
答:篇一: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 说教材 我讲的是义务教育课程长春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跌倒》,这是一首诗歌,只有12行,分为2个小节,以诗歌特有的节奏感营造出一个深邃的思维空间,耐人寻味。 说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节奏。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本诗优美语言。 说重点 有...

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ppt课件
答:导语:《桂花雨》作者是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桂花雨》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点击下载文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PPT课件 《桂花雨》课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
答:上册:第1课《窃读记》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4课《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

小学教案语文范文五年级
答:《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小学教案语文范文五年级(四)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课文重点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二、教学重点 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表达...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课文
答: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汉字。pào chá yóu qí hánɡ zhōu wán zhěnɡ ( ) ( ) ( ) (...

五年级上册的第三课语文桂花雨思念家乡的三个句子?
答:③于是,我穗枣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5g.ts19108l.c n/xu/78301.aj》《5g....

五年级的上册桂花雨有多少部分讲了什么意思?
答:文章赏析: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课文以“桂花雨”为题引起人们很多美好的遐想。作者文笔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全文充盈着桂花香。其中“摇花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这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些情感应通过有...

语文教案
答:学生从黑板上找到相应的字,大声回答:山坡山坡坡坡坡,妈妈,我在这。 四、指导书写“吗,吧” 由于吗和吧的口字旁我们已经练写过,这两个字只需提醒正确的笔顺,并主意左窄右宽,老师范写,就可让学生自己描红,书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