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该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呢?
体育老师的看家本领首先是要上好体育课。而只有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才能够实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上好一堂体育课,关系到老师还关系到学生,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备好一堂体育课;但是,备好一堂体育课,不等于就上好了一堂体育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而这个交往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怎么把一堂体育课变成一堂活生生的、真正对学生有影响的,产生良好效果的、能达成目标的一堂好课,这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假如设计一堂课,我们把它看成是画了一个施工的蓝图,那上课,就是施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实际上是说老师在面对教学现场的时候,如何进行正确的驾驭、正确的处理、正确的引导。
一、引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走进课堂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开场。一个好的开场,学生自始至终会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跟着你预设的流程学习;如果开场开不好的话,对后面的教学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开场要激发学生上课的情绪,也就是引趣,要把学生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比如说上一节篮球课,针对初中男生比较喜欢看美职篮的特点,开场可以放一段美职篮比赛的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可能会从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激动,有一种欲望,想去打篮球、学篮球,这对我们后面的篮球内容的学习是有益的。但不是说,我们每节课都要去放录像,这种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语言、挂图、实物等形式。南京王达梅老师有一堂健美操课,开场老师用了一个美职篮啦啦队篮球宝贝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啊,同学们,在nba比赛的每个间隙时间都会有篮球宝贝跳出来展示激情的舞蹈,这些舞蹈具有强力的节奏,并且动感十足,让人看了非常激动,大家想不想学跳这些舞蹈啊!”老师把这个话题抛出来以后,学生不由自主的就想到这个场景,她自然而然地在心理就会产生跳的欲望。有这种欲望了以后,对后面的健美操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铺垫。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体育课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课,为什么不喜欢体育课,有他们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充分的加以考虑的。如果说一个体育老师设计一个教学内容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设计,到课堂上可能学生不一定会感兴趣,所以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
从人的发展来看,人有很多本能,比如说对新异的刺激、惊奇的东西,很容易就产生好奇或兴趣。如果我们的体育课上成老三篇,准备部分是慢跑加徒手操,基本部分讲解、示范和练习,结束部分一个简单的放松加小结,每次都这样的话学生肯定不感兴趣。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先思考一下,学生对什么不感兴趣。
很多教学内容是枯燥的,单调的,学生并不感兴趣,我们要为这些枯燥的、单调的内容赋予兴趣的元素,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因为标准动作与学生“自由式”投篮动作相差甚远,所以学生一般没有学习的兴趣,往往技能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如果我们让学生去学习某个明星球员的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我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很多。这种引趣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一些本来很有趣的运动过多分解,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失去运动本身的魅力,这时学生可能对它就不感兴趣了。一些有违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项目也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如老年人打的太极拳。
同样的内容,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武术,学生接触的武术可能是电影里、小说中的武术,它是三拳两脚就能见效的功夫,这个学生也感兴趣。可是教学中的武术,学生为什么没兴趣呢?比如一个武术套路要学十八个动作,十八个动作名称、要领、顺序都不能错,自然学生就没了兴趣。江苏有位老师在教武术的时候有个方法——每课一招,他把武术对抗的成分放大,因为学生对武术对抗感兴趣,对套路不感兴趣。每节课教一招,学生学“招”乐此不疲。这个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觉得又有用又好玩,又符合了他们希望和人对抗,有一种技击的成分在里面。
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法手段都可能是,如果教得不好学生可能不感兴趣,如果教得好可能都感兴趣。体育课要不断的创新,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调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过程,它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激发练习者的兴趣。教师在引发学生兴趣的时候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得到认同,能够有运动的舒适感。这些都是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导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手段,但体育课不能只关注兴趣,还要让学生有获得,获得带来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引导、指导学生去学习,这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重要方面。
“导学”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诱导、引导、指导、辅导。什么是诱导,诱导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跟着教师的设计思路走,按照整个目标达成的要求去做。引导的概念就是,他可能往这个方向走,也可能往那个方向走,教师的引导就是给学生明示一个方向,把学生导向一个方向走。指导是说对学生的获得、行为,或者其他方面,进行明确的指示。关于辅导的理解是在以学生为主题的学习、练习过程中,教师给他一定的帮助。这些都是导学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能唱主角学生唱配角,教师不应是学生的指挥者。
对学生学习前的引导,可以用问题进行引导。如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让他去思考这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练习,这是一种问题的引领。还有动作的引导,如在专题五中石冰冰老师的健美操课,她在做准备活动的一个练习时,没有跟学生讲解怎么做,而是她自己先做出这个动作示范,然后问了学生:“你们会吗?”学生看到老师的动作就可以跟着做了,这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习的好方法。像“请你跟我一样做”的游戏也是一种导学方法,通过这种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教师做,学生模仿、跟做就可以了。江苏如皋地区也有一种活动单式的导学方法。教师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去设计活动,而这些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实际的参与,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再去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环境的设置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因素。专题六王红兵老师的体操课,他在课堂上放了三个教学挂图,尽管老师没有让学生去看,但是很多学生是自己过去看,学生通过观看挂图来改进自己的技术,这种导就是通过创设教学环境进行引导学生学习。现在教学论当中特别强调教学环境的创设,创设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你不叫他去看他也会去看。利用好学生的好奇的心理、探究的心理,去设置教学的情景,这在导学上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导学的意思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让学生会学,那么这个就是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获得或者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古训告诉我们:你只给他一条鱼,他只够一餐之用,但是你给他一个捕鱼的网,告诉他如何捕鱼,他可能受用一辈子。因此,教师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东西是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可能会使他受益一生。以往的教学是个闭合的过程,教师告诉学生怎么做,并不管他会不会做,导学其实更走向一个开放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个开放的心态,学生怎么做我怎么对着他去做适当的引导,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要从闭合性的教学方式变成开放式的,导学就是要往“授人以渔”的方向走。
三、实控----监控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时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体育教学靠简单的预设是不够的。体育课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东西不是事先都能够预料到的,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事先把我们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度能画在自己的设计图中,肯定会出现一些事情是我们事先未预料到的,是课堂中的意外,它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闭合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要上好一节体育课自然就有一个如何正确的去面对这些事先未预料到的事情,如何监控、调控教学中的意外,是我们教师必须提高的能力。
案例:一个初中的体育老师上一堂立定跳远的课。课中,教师正在讲如何做立定跳远动作的时候,突然一个女生尖叫一声,大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只看见地上有一只青蛙。原来是一位调皮的男生装了一只青蛙在口袋里,课上他故意的把青蛙拿出来吓唬女生。这完全是个意外、是预料不到的,这就需要老师很好的调控,而调控则需要智慧。如果教师狠狠的批评那个学生,整个课堂教学就会中断。而教师当机立断,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只是简单地说了把青蛙带进课堂是不好的。接着教师又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只青蛙跳的远不远——“非常远”,它是怎么跳这么远的呢?教师小结:要充分的蹬转,在跳出去的时候要蹬,充分地蹬伸……。
这是教学现场中的一个实例,这个故事其实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就是说有一部分是可控的,有一部分是我们在事先可能没有料想到的。由于预料到的本来是可以控制的,对于这个,本来是一个坏的事件,那么他破坏了课堂是件坏事情,老师把他引到了有利于立定跳远教学的轨道上。这样的一种调控是非常值得教师去思考的。或者说是至少值得教师去借鉴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教育意识,不管事态怎么发展,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东西,有利于整个的教学过程。
所谓调控,简单的说本来教学过程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但是它往往会跑“偏”了。偏了以后,教师就要调控。对于调控,教师事先考虑的越仔细,预计的越完整,预防的措施手段、方法越得当,课堂中出现偏差、偏离就越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偏离呢?纪律可能有偏离,学生技能、体能上的偏离等情况。
案例:一个初中老师上篮球课,在准备活动中,突然有个男孩子叫起来:“哎呦,我肚子疼啊!肚子疼得要命。”老师就真的以为这个学生肚子疼,后来再一了解,他其实不是真的肚子疼,他就是在故意的破坏纪律。对于破坏纪律,教师是严惩他,请他到旁边去,还是要说服教育他?应该这个时候调皮的学生是不怕的,他故意跟老师对着干的,如果这个时候,老师硬着跟他干,调控他,硬把他掰回来,他就可能不理你。这个时候老师思考了一下,他的个子很大,平常还蛮神气的,就是纪律比较涣散,而且其他老师怎么说他都不听,所以这个老师就改变了一下策略,没有批评他,说如果你真的肚子疼,我就赶快把你送到医院或医务室去。学生听了不好意思了,因为他本来是跟你闹的,如果你真的这样,他就觉得:老师没有责怪他,还对他怎么好!他就说“没事,没事,没事!”老师也就不管了,那么下课以后老师去找他,就问他什么情况,然后说:你的个子这么高,是打篮球的料,如果你跟我好好学的话,我一定把你的篮球水平教的很高。这个时候,学生就有点开始佩服教师了。
在这种调控下,这个学生从一个课堂破坏者,变成了一个课堂的建设者,所以调控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
因为学生的体能、技能都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的,学生肯定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体能,不同的体型,不同的学习技术,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企图把学生放在一起齐步走,这肯定是不行的。比如,日本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事例,实际上也是一种调控,在五对五打篮球的情况下,肯定有人打得好,有人打得差,有人投的准,有人投的不准,这是必然的,肯定有12345名排出来,假如我们正常比赛,五打五,最后会出现最差的一个学生,在场上经常会是刚刚拿到一个球,其他的同学就喊“赶快传过来”,为什么呢?大家知道他投篮不准,当其他人都被防守住了,他在篮下是个空位的时候,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不行,也没人传球给他。好不容易抢到一个球,就传给其他人,其他人有球的时候,即使他在最好的位置,也没人传球给他,这种情况下,他是很失落的,很可能选择放弃。他是差了一点,但是其他人让他显得更差,更没有自信,更觉得没意思,所以选择放弃。根据这个情况,怎么让基础差的孩子一样抬起头来呢?教师做了一个调控,五位同学,请你们根据每个人的水平,排一个序。五个人排出12345名来,这时老师又说:排在最后的第5名,在接下去的比赛中,投中一球算五分。排在第4名的,投中一球算4分……排在第1名的学生,投中一球得1分,称之为五分制与一分制。这就是调控,调控之后,一旦较差的学生在篮下空位时,就有同伴会传球给他了,因为他一旦投中就得五分啊!那么这种教学就是调控,面对相对较弱的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合理设计,进行调控。这种调控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的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他们的潜能不一样,我们创造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的环境,给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机会,这就叫调控。这种调控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顺着这个思路,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教学过程当中,用比赛的方式去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怎么去比赛?用什么规则去比赛?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五分手、一分手,如果按照正规比赛,每个人投进一颗球,在三分区外面都是三分,在里面都是两分。罚球区都是一分,这没什么好说的。这种正规的规则不能直接都用到我的学生当中去。用到学生当中肯定会有最差的。最差的肯定是被抛弃的,而这些学生更需要体育。

小结
本文从三个方面说了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当然,如何上好体育课远远大于这几个方面。关于兴趣的问题,学习的问题,调控的问题,这三个点都是课堂当中,老师的行为表达。教师要更多的关注,不但要备好一堂课,还要在教学当中,通过这三个方面,更多的关注教师如何去和学生打交道,如何采取适当的应对之策。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活生生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有应对之策。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可能上的才比较生动,比较活泼,也可能才比较有效。

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
答:能力评价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但在评价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8-01-09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22 2013-08-26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185 2013-10-09 怎么样上好一节体育课 2017-...

浅谈怎样有效上好小学体育课
答: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向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面对新课程需要重新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因此,要想上好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真正落实新课标精神,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只有改变观念,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来研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采用多样...

怎样上好体育课总结
答:问题一: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 摘要:根据我个人对体育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教学心得,希望和老师们共同交流: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精彩课堂导入;多种教学方法;善于表扬学生;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兴趣;一、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师生关系冷淡、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

上好一节体育课,教学实施的标准是什么?
答:上好一节体育课,教学实施的标准如下: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3.教学内容的选择,...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答:1、一节好体育课必须体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新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2、一节好体育课要有明确目标。目前比较认同...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答:该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呢?体育老师的看家本领首先是要上好体育课。而只有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才能够实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上好一堂体育课,关系到老师还关系到学生,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备好一堂体育课;但是,备好一堂体育课,不等于就上好了一堂体育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答:(一)形成独特的风格。体育教师的一声口令,一个示范、一个眼神,无不显示教师的魄力和风采,而这一点一滴无不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讲解和示范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环节。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特点,加以强化,改进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展示...

如何上好体育课
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

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答: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如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怎样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学方法有那些?
答: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一定要把体育课上成符合体育学科性质的体育课,而不是上成与体育课貌合神离的模糊课,我们应该牢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性质,按照这个性质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专务。正如杨贵仁司长多次明确提出的,学校体育要把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体育课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

上一篇:
下一篇: